关于《抓龙头 促升级 力争十年将青田旅游业培育为“黄金产业”》的建议案

发布时间: 2016-04-22 11:16:50     文章来源:青田
领导照片:

附件:

 

抓龙头 促升级

力争十年将青田旅游业培育为“黄金产业”

 

旅游业是综合性经济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了解我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助力青田经济发展,县政协组织调研组深入全县主要景区、重点旅游乡镇、旅游主管部门和行业单位开展调研,并对青田的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认真分析。

一、认真反思,全面分析,青田旅游急待转型升级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依托青山秀水的生态资源和人杰地灵的地域文化,以“中国石都 世界青田”为核心品牌,以“一心三区”(以中心城区欧陆风情旅游目的地为核心,以石门洞名人文化旅游区、千峡湖生态休闲度假区、中国石雕文化旅游区为重点)为总体框架,成功创建石门洞风景名胜区、中国石雕文化旅游区两个国家4A级景区。同时,借助石雕节、杨梅节、华侨节等节庆活动,不断加大投入,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推动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加快旅游与农、林、商、文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2015我县接待旅游总人数707.41万人次,同比增长22%;实现旅游总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26%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日益突显。

但调研中了解到,我县旅游建设启动早但发展曲折,如石门洞景区早在1982年即已评为全省15家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当年同时获评的雁荡山景区、普陀山景区、文成百丈漈景区,多年来稳步发展,早已打响了国家重点名胜景区的金字招牌。相比之下,青田旅游业尚处在以观光型旅游为主的发展初期,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薄弱,跟不上旅游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与丽水、遂昌、文成等周边县市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

1.重建设、轻管理,体制机制影响发展。一是旅游管理机制有待理顺。青田涉旅部门多,力量分散,为适应大旅游发展的需要,今年我县将风景旅游局更名为旅游委员会,但机构名称虽调整,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目前县旅游委在编人数13名,系全市人员配置最少的旅游管理机构(注:遂昌旅游委在编44人,松阳旅游委在编22人),与我县大旅游发展管理格局不相匹配。二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我县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青田石雕、华侨、名人文化以及田鱼、杨梅、茶叶等农业文化和良好生态环境,均有待深入发掘和利用。另外,部分旅游资源及设施还存在浪费现象。如投入巨资建成的高市乡旅游接待中心、石门洞影视中心、国师楼、刘府祠等项目均处于闲置状态,未能发挥其应有功能。2A景区太鹤山公园自然资景观和人文资源品位高,但没能很好开发利用让其发挥效益。三是多头管理影响景区发展。如石门洞景区管理,分别由县级旅游主管部门、景区管委会、经营公司、当地乡政府及村两委等多头管理,在景区管理和资源保护等方面,存在意见做法不一、规划建设变更随意性较大等问题,导致了现今多方争利、资源难以整合、发展缓慢的窘境

2.有景点、无卖点,旅游功能有待升级。目前,我县的旅游产品仍以传统的观光型功能为主,既没有突显青田特色,也跟不上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养生、体验互动式等深层次旅游消费需求的转变,游客吸引力不强,产业带动作用不大,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业态上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我县虽建有两个4A级景区,但缺少“卖点”,尤其是缺少一、两个能满足游客猎奇、互动、体验需求且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性或地标式旅游项目,这也是我县当前旅游发展中急需补齐的“短板”。

3.出游多、来客少,接待能力严重不足。从总体上看,我县旅游产品只是解决了“有”与“没有”的问题,同质化、规模小,低水平现象普遍存在。旅游服务和配套设施相对滞后,星级饭店的数量和规模均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旅游接待能力严重不足。我县尚未建成游客接待中心和大型旅游车停车场;景区通景公路还停留在规划上,景区与景区的换乘系统还没建立,乡村旅游通景公路等级普遍偏低;全县专职导游仅14人,其中能熟练介绍青田风土人情的导游几乎没有。又如,我县旅游营销服务还不到位,导服网络尚未建成,青田旅游知名度还没有真正打响。2014年,我县六家旅行社地接人数仅为1000多人次,与组团出游人数成鲜明反差。2015年,在政府奖励政策的影响下,有的旅行社主动揽客,地接人数增加到13820人次。

调研组分析认为,我县旅游发展不尽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旅游发展思路还在摇摆。一直以来,全县上下对我县旅游产业定位还没有形成共识,有的认为青田没有名山大川,发展旅游资源不足;有的则过于强调旅游产业经济地位属性,忽视旅游产业的富民作用,故难以形成合力发展旅游的良好氛围,导致工作力度时紧时松,景区开发时冷时热,规划实施时续时断。

二是旅游业态尚未及时转型。经济规律表明,随着“有钱”和“有闲”阶层的出现,我国进入了一个以休闲消费为主的社会,旅游消费呈现观光--休闲--度假渐次升级的模式,中国游业发展正面临整体转型。因此近年来,各市场内部的旅游业态悄然变革,以观光为主的传统业态逐步升级,邮轮旅游、旅游演艺等新兴业态开始兴起,如安吉、丽水等旅游城市已快人一步,成功转型。以竹闻名的安吉县经过40年跌宕起伏的发展,在土地资源匮乏、传统资源挖掘几近枯竭的尴尬下,积极寻找出路,先后建成大型主题乐园并开发一批互动性游乐项目,让老景点多了“新玩法”,提升了休闲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我省传统旅游业成功转型的典范。同样,丽水2013年新开发“冒险岛水世界”,以人无我有的市场差异性吸引沪杭等地大量游客群,带动市区酒店、餐饮、农家乐迅速发展,并辐射古堰画乡、云和湖、龙泉山等周边景区,成为一个带动丽水全域化旅游的示范性旅游项目。相比之下,青田旅游业尚没有及时转型升级,跟不上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

三是旅游资源小而散,开发难度大。我县旅游资源丰富,但大多小而散且缺乏龙头项目带动,开发难度较大。如田鱼村、杨梅村、阜山、奇云山、金鸡山、九湾仙峡、九门寨等生态资源,均有待深入开发,如同“满天星斗,唯缺明月;遍地珍珠,唯缺银线。”此外,我县石雕文化、名人文化属于“小众文化”,且石雕作品通常因其价格高昂被视为高端艺术品或收藏品,普通消费者大多不敢企及,开发受欢迎的相关旅游产品难度大。

二、着眼长远,创新求变,打造青田旅游2025升级版

旅游业涉及29个部门108个行业,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具有优先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旅游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旅游投入非立竿见影,项目建设短期难见成效。因此,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既不可搞“运动式”一哄而上,也不能“一刀切”千村一面,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扬长避短、科学谋划。建议县委、县政府抓紧编制出台《青田旅游发展2025》,进一步理清思路,形成共识,积极营造旅游发展氛围。

——2025旅游升级版的总目标:今后五到十年,我县要把龙头项目建设作为旅游业提升发展的重中之重,将千峡湖休闲度假区、欧洲小镇建设为龙头,以欧陆风情、山水家园为特色,以商贸购物、休闲养生、体验观光为功能,以打造“中国华侨名城”为目标,加快旅游升级,带动全域发展, 力争十年努力把旅游业培育为我县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富民强县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目标。

——2025旅游升级版的时间预期:由于目前我县两个4A级景区还有待巩固和提升,千峡湖生态休闲度假区、欧洲小镇两大龙头性项目则处于启动建设阶段,回报收益还需数年。故建议我县将“十三五”期间的五年作为旅游提升发展的培育期,重点做好项目建设,实施旅游提升工程;将“十四五”期间的五年作为旅游发展的推广营销期,通过精致包装、全媒吆喝,提高青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两个五年,各有侧重,分段实施,有序推进。

——2025旅游升级版的发展思路:建议通过“四个转变”实现旅游转型升级。

一是发展理念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坚持商贸兴县、旅游强县的发展理念,把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摆上重要的战略地位,营造全县上下重视旅游、支持旅游、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要“一任接着一任干”,确保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和旅游发展的持续性。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发展的活力,让旅游走出单一依赖门票收入维持低门槛、低营养的景区开发模式转向全产业链发展。要突显特色,补足“短板”,以产业经济带动农、林、商、工、文、养等更多行业发展,将青田培育成为一个旅游产品体系较丰富、旅游服务体系较完善的旅游产业强县。

二是景区功能从较单一的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打破景区传统的单一产品体系,调动游客参与体验的积极性,避“观光游览”之短,扬“休闲体验”之长,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上,融入“新、奇、特”三要素,打造多种业态为一体的复合型景区。以名人文化打名气、以观光项目招人气、以休闲产品聚财气,将青田打造成为以“好吃好玩好购”而闻名的中国华侨名城

三是服务方式从粗放式向精致化转变加紧对服务体系的配套、旅游要素的保障、旅游环境的优化、品牌体系的塑造等方面进行科学精准的规划,适时提供个性化、精致化旅游服务产品,不断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旅游景区品质。

四是游览方式从外出、组团为主向地接、组团与自由行并重转变。加强与温州、丽水、金华等周边旅游城市的旅游营销合作。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本地旅行社加大地接服务。精心策划推出1-2条自驾游线路,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衔接高铁游客转乘功能,实现城景相连、景景相连的旅游交通便利化体系

——我县打造2025旅游升级版的机遇和积极因素:虽然我县旅游业已走过三十多年,但提升的空间和优势很大,发展旅游大有可为。

一是中国经济发展给旅游业带来黄金机遇期。经济规律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旅游休闲消费的需求迅速膨胀,旅游业将出现爆发性增长;超过6000美元时,即进入休闲度假时代。中国已进入这个阶段,浙江省人均GDP更是突破1万美元大关。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出游需求旺盛,中国进入了旅游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同时,高铁时代也是“快旅慢游”的时代。高铁的开通,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的激增,大大拓展了游客出行距离和产业发展空间,推动旅游市场规模不断壮大。

二是国家政策支持给旅游业发展带来源动力。“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把发展旅游产业提到了史无前例的战略高度。2015年,浙江省提出在全省建设一批聚焦七大产业、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并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同年,丽水市提出到2020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000亿元的发展目标。政策的支持是我县加快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是千峡湖、欧洲小镇两大特色项目将为我县旅游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一江一湖”(即瓯江、千峡湖)的山水资源是青田的天然禀赋,欧陆风情及异域文化资源具有周边县市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以千峡湖为中心的山水资源开发和以欧陆风情为主题的欧洲小镇,充分体现了青田两大特色资源加快该两大龙头性项目将为我县今后以特色小镇建设带动旅游多行业发展提供资源支撑。

三、突出重点,抓点连线,苦干五年夯实升级基础

“十三五”期间,围绕打造“中国华侨名城”这一目标,按照“一年有起色、三年有突破、五年大变样”的阶段任务,沉下心来务实苦干,打好基础,逐步推进。

1.理顺机制,夯实职能基础。首先,强化旅游主管机构的统筹协调功能,更好地承担起全县旅游资源的管理、保护、包装和开发、建设等职能。旅游主管机构一把手要参与规划管理委员会、土地出让委员会以及重大涉旅投资项目的讨论和研究。其次,建议参照松阳等兄弟县市的机构设置模式,适时增编扩员,充实力量。再者,要尽快完善出台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旅游项目包装和招商引资,鼓励社会资本对旅游项目及相关产业的投资,将有活力的民间资金引入旅游产业,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市场主体、企业运作、社会参与、和谐发展的旅游发展格局。

2.优化环境,夯实功能基础。围绕让游客“进得来、行得畅、留得住、玩得好、乐消费”的目标,尽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旅游服务功能一要明确县城的旅游功能定位。将县城环太鹤湖的中心城区和油竹街道中心村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来打造,将欧洲小镇与县城欧陆风情一条街以及环太鹤湖水面项目作为青田精品旅游的重要节点,加以推广和策划,实现“白天购物游山水、夜品佳酿赏美景”的功能定位。建议加大瓯江水质保护的力度,抓紧启动瓯江水面旅游开发的规划和论证,积极招商引资,适时开发水帘、水幕电影、水上运动等水上产品,丰富城市景观的层次和内涵。二要加快全县旅游集散中心选址。建议将油竹欧洲小镇区块作为县域旅游集散中心,加快选址和建设,留足绿地空间、游客的活动空间和停车空间,提高旅游承载能力和游客集散能力。三要建立城景相连、景景相连的旅游交通网络加大乡村通景公路等旅游建设项目在政府性投资项目上的安排,推进景区交通互通工程,改善景区交通及投资环境。积极推动汽车租赁市场化运作,使游客能享受“到站有车走、离站有车送、租车有车行”的便捷通畅的出游交通功能。四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积极招商引资,提高星级酒店的建设规模,构建多元化住宿业态。适时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寻找有利开景区开发、管理、经营的运行模式。加强行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借助县职业技校和丽水职业学院的教学平台,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专业导游团队及旅游从业人员。加快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尽快实现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提增旅游市场份额

3.抓好龙头,夯实产业基础。坚持一、二、三产并重发展,以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为方向,以产业融合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不断提升我县旅游竞争力和影响力。千峡湖休闲度假区、欧洲小镇两大项目是我县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带动我县发展旅游的龙头性项目。为此,要集中力量推进千峡湖休闲度假区、欧洲小镇建设的征地政策处理等工作,为项目推动排除障碍。千峡湖休闲度假区要以生态观光、休闲养生、亲水娱乐、会务度假为主要功能。欧洲小镇建设以商贸+旅游为功能定位,以悠闲的餐饮、恬然的氛围、异域的情调等慢生活方式吸引游客。要加快龙头项目建设并尽早对外开放,同时要强化千峡湖休闲度假区、欧洲小镇两大龙头项目辐射全县的转承区作用,带动全县旅游发展。此外,要加快高市生态乐园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尽早对外开放,通过生态乐园的互动性室内滑雪项目吸引游客,带动周边景区发展。

4.串点成线,夯实营销基础。在巩固4A景区的基础上,整合资源,以高等级景区、特色小镇、休闲养生基地、特色乡村、历史遗迹为节点,并串点成线,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全域化旅游目的地。一是深化青田“三乡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延伸。加紧梳理整合青田现有旅游资源,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结合稻鱼共生系统及小舟山创意梯田、杨梅采摘、赏花采摘等乡村耕种文化举办小型乡村节庆活动,招徕游客。二是因势利导发展乡村旅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将资源品质较好的小舟山、方山等地特色乡村优先培育为3A级景区。着力打造几个特色明显、服务规范、积聚人气的农事体验村、摄影写生村、赏花度假村、美食养生村等旅游专业村,形成一村一品、四季有景、老少可玩的乡村旅游氛围。有效利用空置民居,推广农村闲置民居联营、托管经营模式,顺应市场需求适度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和侨家乐。三是加大营销力度。加强与温州、丽水、金华等周边旅游城市的旅游营销合作,实现两地双赢。适时举办“千峡湖畅游节”、“瓯江养生垂钓节”、“海外名品团购节”、“红酒咖啡文化节”等节庆宣传活动,扩大宣传,打响青田的旅游知名度,并通过提升景区功能、增设景点互动、增加景观创意,抢占市场高点。四是鼓励本地旅行社加大地接服务,重点推出六条精品游线。融合一、二、三产和“三乡文化”并兼顾六大特色小镇等重要节点,精心策划开发一批一日游、二日游、购物游、体验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增强青田旅游吸引力。建议中短期内重点推出以下六条精品游线,供旅行社和游客自主选择组合(详情附后)。

 

 

 

 

 

 

 

 

 

 

 

 

 

六条精品游线

 

一、欧陆风情体验游:欧洲小镇(进口商品城)——油竹花旗古街――起步鞋文化展示馆——县城欧陆风情一条街(水上表演项目等夜景)

二、真山真水休闲千峡湖休闲度假区游船观光+亲水演艺项目等

三、名人文化寻访伯温古村——高市生态乐园(民国风情文化街)——陈诚故里——刘府祠(太鹤公园)——陈慕华故居(油竹花旗古街)

四、名石文化观光购物游石雕博物馆——欧洲小镇(进口商品城)——大师艺术馆——千丝岩印石文化——矿山地质公园——山口石雕城(周末淘石市场)

五、农耕文化体验石门洞景区——伯温古村——高市生态乐园——石溪花海(石头村)—小舟山创意梯田

六、摄影写生观光温溪古榕群(意尔康鞋道博物馆)——小舟山摄影基地——方山稻鱼文化体验——祯旺源写生基地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青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田县委员会 【网站地图】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鹤城中路33号 办公室电话:0578-6834213 邮政编码:323900
备案序号:浙ICP备08001658号-1 网站标识码:3311210001

浙公网安备 331121020000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