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现将《“青田杨梅”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2020年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辖区内杨梅生产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项目上报工作。
附件:1.“青田杨梅”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2020年工作实施方案
2.“青田杨梅”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基地建设申报表
青田县农业农村局
2020年3月16日
附件1:
“青田杨梅”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2020年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农业农村厅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的有关要求,我县将实施“青田杨梅”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行动的有效措施之一。为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促进青田杨梅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结合我县杨梅质量安全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任务
(一)建设一个中海拔杨梅网室栽培试验示范基地
着力于青田杨梅生产全过程管控技术的实践应用,选择规模化程度较高、带动性强、能够积极开展“一品一策”管控技术研究成果实施的生产主体,建设一个“可看、可学、可复制推广”的试验性示范基地,重点实施网室避雨技术,配合实施控梢矮化、合理疏果、科学施肥等生产管理措施,同时实施药物合理选择使用、病虫害综合防治、非化学绿色防控等绿色集成技术。基地建成后,确保杨梅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100%。
1、建设内容
1)建成相对集中连片网室(避雨)设施(杨梅罗幔棚)1000株;
2)建设基地内的所有杨梅树都要进行控梢矮化;
3)杨梅生长时必须进行合理疏果,并进行园地管理;
4)建设基地内的杨梅必须进行科学施肥;
5)建设基地内的杨梅必须进行统防统治;
6)建设基地必须做好生产记录,出产的杨梅必须开具农产品合格证。
2、申报规则
1)申报主体
我县范围内的杨梅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是行政村集体。
2)申报流程
申报主体向所在乡镇(街道)提出书面申请材料,乡镇(街道)审核后将项目申报材料报送至县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监管科,申报截止期为2020年3月31日。
3、建设时间
5月上旬完成建设。
4、项目验收
建设主体完成实施内容后,由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人员进行验收。建设主体必须留存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凭证及图片资料。
5、补助标准
项目验收后补助材料费每株420元。【说明:杨梅罗幔棚销售价为425元/顶(其中钢架230元,网195元),材料费按一株杨梅一顶罗幔棚补420元的标准,其他产生的人工费、材料费不进行补助。】
(二)质量安全风险预警评价、杨梅用药对品质影响研究
为了探究杨梅上推荐用药对品质的影响,2020年杨梅“一品一策”计划开展相关探索研究,结合省厅对“一品一策”项目建设任务要求,委托省农科院质标所在青田开展相关试验,具体方案如下:
1、青田杨梅质量安全形势分析
梳理历年风险监测数据、调研补充杨梅地理信息、气候条件、基地规模、用药规范、用药监管力度、样品监测参数、检测结果等因素信息,构建风险监测数据库。基于监测数据进行风险指标统计。总结归纳青田杨梅近年来主产区质量安全总体形势,探索各类风险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风险发生规律和分布,明确风险预警关键节点。
2、农药残留风险预警技术研究
开展农药残留风险预警技术研究试验。按照团体标准推荐用药剂量的最高剂量,设立空白对照组和试验组,共选择树龄、长势、管理措施、地势相近的8棵东魁杨梅树,其中试验组4株,对照组4株。
在采收前15天喷施如下药剂1次进行对比试验:
1) A组(1株杨梅):乙基多杀菌素+对氯苯氧乙酸钠+吡唑醚菌酯+咪鲜胺
2) B组(1株杨梅):乙基多杀菌素+对氯苯氧乙酸钠+吡唑醚菌酯+抑霉唑
3) C组(1株杨梅):乙基多杀菌素+对氯苯氧乙酸+嘧菌酯+抑霉唑
4) D组(1株杨梅):乙基多杀菌素+对氯苯氧乙酸+嘧菌酯+抑霉唑
5) E组(1株杨梅):乙基多杀菌素+啶菌噁唑+咪鲜胺
6) F组(1株杨梅):乙基多杀菌素+啶菌噁唑+咪鲜胺
7) G组(1株杨梅):乙基多杀菌素+吡唑醚菌酯+啶菌噁唑
8) H组(1株杨梅):乙基多杀菌素+嘧菌酯
实际试验方案以省农科院质标所的为准。
3、杨梅用药对品质影响试验
8株杨梅试验用树在采收时各采集杨梅鲜果不少于5斤(共8个样品),测定果实品质参数(可溶性糖、总酸、花色苷、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VC、可食率等品质指标)。
4、项目验收指标
1)构建青田杨梅农药残留风险监测数据库1个;
2)完成56个批次试验样品的分析和8批次试验样品的品质测定;
3)提供青田杨梅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技术研究报告1份。
二、其他事项
联系人:农产品质量监管科:金灵敏 6802027/15024618159。
农作物站:邹秀琴 6802706/13967098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