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宣传系统 >青田县文广旅体局 >政策文件及解读 >其他文件
首页
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 002652651/2020-85682 发布机构: 青田县文广旅体局 发布时间: 2020-03-23 10:21:22

青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省市县重点任务,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和部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融合发展为主线,推动文化和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高地、最佳旅游目的地以及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样板地。现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圆满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文旅融合开新篇章。根据省市县机构改革要求,青田县文广旅体局按照相关规定,科学制定“三定”方案,强化责任担当,确保机构改革新旧体制平稳过渡,稳妥、及时、有效地完成了机构改革任务。我局于今年3月份和7月份分别完成局机关和下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转隶干部84人,整合调整局属科室5个,调整中层干部5人;按照规定,规范事业单位设置,划入事业单位3个,规范调整事业单位名称3个,合并事业单位1个。并及时做好机构名称变更、法人登记、印章更换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局以挂牌成立为新的起点,以“全域旅游”创建为契机,、按照“能融则融、宜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做到融心、融力、融智、融创,实现文化和旅游1+1〉2的融合效应,不断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二)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示范创建成绩显著。一是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石门洞景区东入口工程、“诗画小舟山”旅游项目、青都乐园项目、东堡山华侨文化旅游项目、咖啡小镇建设等有序推进中。完成31个A级景区村和13个旅游厕所的新建、改扩建工作。今年以来,新引进项目5个,在建项目实际完成投资超20亿元。二是做好旅游营销推广工作。围绕“十百千万”营销战略,以文旅融合为契机,依托杨梅节、世界青田人大会、侨博会等活动,吸引温州、丽水等周边城市1.5万人次来青旅游;与平昌、梅山、平湖、嵊州等地签署合作协议,助力东西部合作、山海协作。在丽水上海周活动举办之际,举办“金山青田山海之恋”——2019青田农文旅走进上海高校、社区活动。同时,在南京、上海、杭州等7个城市设立青田旅游推广中心,与西班牙、意大利等地五家海外旅行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是“五旅融合”推进全域旅游全面建设。制定出台了《青田县旅游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机制,召开全县全域旅游发展大会,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参加。以“侨石”特色文化开路,积极推动“文旅、景旅、城旅、商旅、农旅”五旅融合发展前三季度全县旅游地接人数7.09万人次,同比增长26.8%,实现旅游总收入71.55亿元,同比增长17.93%。

(三)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传承凸显创新。一是配合浙西南革命精神办做好浙西南革命文物工作。立足本职工作与地方实际,围绕“浙西南革命”主题统筹谋划,共整理出浙西南革命文物26处,并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进行申报。配合开展《浙西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编制。二是继续深入实施越剧复兴计划。近年来,在“浙江青田之家”公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越剧复兴项目”持续实施,进一步扩大项目实施范围。以建基地、办培训、展演交流等方式,培训挖掘老中青三代戏曲人才,营造了浓厚的爱越剧、学越剧的氛围,现以折子戏的形式进行汇报演出,展现项目成果。依托“嵊州·青田山海协作越剧复兴合作协议”,牵手嵊州市,组织业务干部赴嵊州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扩大“越剧复兴计划”的实施力度、影响范围。三是非遗传承成效显著。省遗青田鼓词成功列入首批5个浙江省曲艺复苏性抢救计划之一完成青田县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手册的编写工作。承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丽水市“多彩非遗乡村四季行”之秋季青田高湖活动、向“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献礼:丽水三宝之青田石雕中青年石雕艺人技艺培训成果评比及成果展、“刘基春秋祭祀大典”春祭和秋祭活动。组织国遗青田鱼灯舞和青田百鸟灯舞参加 “非遗薪传”--浙江传统舞蹈展评展演系列活动、“浙江侨乡中国年·国际春晚”和“2019青田“稻鱼之恋”文化节”展演“越洋同唱中国心”国庆歌会暖场活动、“问海借力 沪丽共赢”浙江丽水(上海)周推介会。组织青田石雕应邀参加第二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主场展览和活态展演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浙江非遗展示活动、澳门2019“根与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展”等活动。

(四)积极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全民健身氛围浓厚一是加大设施投入,保障基本设施供给。落实市民生实事工程, 2019年新增市民生实事工程游泳池1个、笼式足球场1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3个、实施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11个,安装健身器材、室内乒乓球桌、动感单车等设施50余套,人均体育面积达到2.0以上,努力实现全县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二是多元办赛推广体育文化。承办宣传、健康、卫生、教育、工青妇等部门群团赛事活动,引导职工健身,宣传健康青田、文明城市建设。承办浙江省风筝锦标赛,吸引全省各县(市)区近200名运动员参赛,瓯江两岸观众人数达1000人。积极参加省、市计划内的比赛,在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上获得1金4银3铜的好成绩。三是扶持品牌产业,引导社会力量办体育。2019年年初,正大游泳休闲中心游泳池重新改造升级社会化运营,新增近500平方健身场地。

(五)实施公共服务提质计划,乡村振兴上新台阶。一是举办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系列活动。成功举办百人朗读会、主题诵读大赛、青田县戏剧曲艺展演、2019年青田县乡镇文艺会演、浙江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浙江剪纸四十年精品展。二是深化文化下乡工作。完成送图书下乡12888册,送电影3700场,送戏160场,文化走亲6场,大大地丰富了广大乡村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三是深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首次举办“红动中国”定向赛,连续三年举办浙江省冰雪运动嘉年华系列活动,开展8月8日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协助举办侨乡中国年系列活动,承办国际村晚文艺演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乡村春晚241

二、存在问题

一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体现青田特色的文旅融合为引领的旅游+战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还需要完善。

二是产业结构还需优化,优质文化旅游供给与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升级还不相适应,文化旅游业创新发展能力还需要提升。

三是文化旅游市场秩序监管还需要加强,诚信经营、理性消费、文明旅游、安全生产的理念还需要强化。

四是公共服务依然是制约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基础设施还需要完善,智慧化服务水平还需大力提升。

三、2020年工作思路

(一)强基础,全面提升文化旅游环境。一是优化景区打基础。围绕“打造一个(环太鹤湖景区),提升一个(石门洞景区),整改一个(千丝岩景区)”的目标,切实加强本地旅游目的地的打造。推进环太鹤湖景区的建设力度,创建石门洞景区研学基地,提升石门洞景区,整治提升中国石雕文化旅游区。加快高市至石门洞景区整合提升怀旧电车、天桥修缮提升工程及石门洞景区接待服务设施完善、石门洞飞瀑旁旅游厕所及千丝岩佛殿旁旅游厕所提升、石门洞景区智能停车系统及自助语音导览系统、石门飞瀑景区松鹤溪河道整治、景区公路维护清理等项目进度。二是景区村创建拓平台。开展A级景区村庄创建25个以上和旅游厕所建设12座,适时推进部分3A景区镇创建,着力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有机结合,实现旅游业态从观光型向休闲型、体验型转变,进一步助力全域旅游,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三是文体公共服务提升强保障。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夜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推动公共场所服务大提升。

(二)树形象,建立青田文旅全新名片。一是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文化领域的投资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大公共文化投资,扩大城乡公共文化供给。进一步完善旅游招商项目库,不断加强与青田异地商会旅游推广中心的联系,主动出击,精准招商,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青田旅游开发建设。目前,我县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博物馆等已经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下一步需要加大这些场馆的文化载体投资,比如定期更新馆藏图书、建立健全青田大剧院管理机制、优化体育中心与运营方的服务与监管方案等。二是高质量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入开展与上海金山、宁波梅山、嘉兴平湖、绍兴嵊州等地的山海协作,开展文化走亲,旅游营销推广等工作。助力欧洲小镇、千峡小镇、东堡山侨石文化旅游小镇、百国风情小镇、威尼斯康养小镇等平台建设,创新文旅融合模式,充分融入欧式建筑、红酒、咖啡等欧陆风情元素,使之成为长三角的欧洲精品生活体验地。面向上海等结对城市、山海协作城市的游客研究推出景区减免门票、住宿享受折扣等优惠政策,不断提升我县景区对长三角游客的吸引力。与沪苏皖地区建立旅游合作机制,深化与上海媒体、旅游企业合作,联合推介长三角自驾游、高铁游等旅游精品线路。依托考坑“曼山居”设立面向上海(金山)的智慧旅游驿站和“数字山耕”展销中心。继续开展温州、杭州及上海等重要客源地营销推介,充分融合线上线下,利用各类节会活动的媒体资源,拓展媒体营销矩阵,利用网络力量提高青田旅游知名度。三是创新性开展文体活动。组织举办侨乡中国年系列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富有青田特色的年俗、乡村新面貌亮相国际舞台,让传统春节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开放窗口。继续推动全县乡村春晚全面开花,营造我县过年的喜庆氛围和浓浓年味,推动乡村文化繁荣,打响乡村春晚品牌,促进文旅融合,助力全域旅游发展。深入推进乡乡一台戏、文艺会演、送文化下乡(送戏、送书、送电影、送培训)、文化走亲等群众文化活动。举办“非遗年货节”等进一步宣传推荐本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组织本县造型和表演艺术类项目,以静态和活态同步进行展示展演,逐步形成品牌活动,助力旅游营销。

(三)抓队伍,守正创新筑牢文化自信。一是机构改革创新机。借助结构改革的东风,加强文旅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深化文旅融合能力、成效。着眼青田侨乡特色建设青田文化,利用侨资源让文化走出去,让旅游催生更有效的文化传输方式。坚持中华文化优秀特质,创作更多符合群众意愿,迎合市场需求的文旅融合产品和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引领开拓更多的旅游发展空间,点燃更多灿烂的旅游亮点。实现非遗、文物等传统文化现代化创新转化,从数字技术、现代精神、审美意味、载体样态等方面着手,强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机制,筑牢文化自信的基础。二是体系建设办实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牢牢把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健全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贯彻执行各类发展规划,谋划《“十四五”规划》等规划性文件,全面提升文化建设质量和水平,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待。着眼于精品化、特色化、网络化队伍建设,着力于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培育和影响力提升,完善文艺精品创作引导和扶持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三是全域旅游显成效。根据《青田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县全域旅游定位、特色、战略,统筹推进吃、住、行、游、娱、购等各行业、各要素。在省级旅游产业融合基地、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点、浙江省金宿级民宿等旅游产业融合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旅游产品数量和类型,深化“五旅融合”,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招商引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彰显文化自信,为青田的文化旅游发展做强而有力的贡献。

 

 

青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1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青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办公室       2020年1月7日印发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