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宣传系统 >青田县卫生健康局 >政策文件及解读 >其他文件
首页
青田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印发《青田县基层医生“师带徒”培养工程实施细则》的通知
索引号: 002652686/2018-85467 发布机构: 卫健局 发布时间: 2018-09-30 11:43:10

  各乡镇卫生院以上卫生计生单位: 

      《青田县基层医生“师带徒”培养工程实施细则》已经局党组研究同意,现印发给各单位,请遵照执行。 

                              青田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8年9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青田县基层医生“师带徒”培养工程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快速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与我县基层医疗机构结对支援的名院名医资源,以师带徒传授模式造就一批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和精湛医疗技术的基层医务人员,根据《青田县卫生人才“123”计划实施意见》(青委办发〔2018〕53号)文件精神,决定实施青田县基层医生“师带徒”培养工程项目,现根据我县实际制定本细则。 

  一、培养目标 

  “师带徒”培养工程首期实施5年。不定期选送符合条件的基层青年骨干医生拜二级以上医院医疗专家为师,通过一对一的言传身教,学习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技术专长和名医风范,培养造就一批热爱基层卫生事业、专业理论相对深厚、医疗技术相对精湛、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品德优良、医德高尚、群众满意的创新型基层卫生人才。 

  二、培养模式和教学要求 

  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指导老师应制定各阶段教学计划,指导学生开展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提高门诊和病房实践能力、加强医德医风修养,并毫无保留地传授本人的学术经验和专业特长。学生要努力接受指导老师理论传授,结合认真的自学研修,并积极参与门诊和病房工作,参加疑难病例讨论,对老师所传授的经验进行分析、归类、梳理、总结,撰写临床体会或学术综述。 

  三、学习期限和出师标准 

  学员拜师学习期限为1年,特殊情况经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期。 

  学员出师须经指导老师、学习单位教育培训科室、县卫计局相关科室联合考核合格,并发给“出师合格证”。跟师学习期满,不能通过考核的,不发放“出师合格证”。跟师学习期间被发现有不适宜继续跟师情况的,经县卫计局党组同意,可即时结束其学习,且不发放“出师合格证”。 

  出师基本标准: 

  1.平时考核(包含纪律考勤等)、期满学业考核合格; 

  2.上交独立撰写的门诊医案或住院病历每月1篇; 

  3.上交所学专业特长的学术综述或发表学术论文(第二作者以上)1-2篇。 

  四、师资推荐 

  由二级以上医院推荐符合条件的临床一线医师成立指导老师师资库,师资库用于“师带徒”培养五年计划,当年度未落实带教任务的,列入下年度计划。指导老师推荐的基本条件为: 

  1.政治素质过硬,具有良好的医德和工作作风; 

  2.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临床一线工作人员,所从事的专业为基层医疗机构业务开展重点需求专业(一般为全科、内儿科、中医科); 

  3.热心青年医师的培养工作,能制定培养计划并尽心尽力传授专业知识; 

  4.在本专业范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并在本单位享有一定知名度; 

  5.有一定的传授经验,能主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五、学员推荐 

  由各基层医共体牵头单位根据医共体发展规划和人才梯队建设需求,结合本医共体医疗综合实力和薄弱点,选送综合素质较高、积极上进的青年骨干医生参加“师带徒”学习。医共体牵头单位和学员可依据制定的培养或学习目标,在师资库中选择专业特长适合的指导老师,并提前与指导老师沟通。符合条件的青年骨干医生也可通过自荐并报县卫计局批准的形式参加学习。学员推荐的基本标准为: 

  1.一般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 

  2.政治素质强,积极上进,学习干劲高; 

  3.身体健康,跟师学习期间基本不受家庭等因素影响; 

  4.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临床工作经验及良好的医德医风; 

  5.热爱我县基层卫生事业,签订出师后三年的基层服务期及出师后开展工作相关协定,约定违约处理条款。 

  六、指导老师考核 

  为提高“师带徒”培养学习效果,引导督促指导老师精心传授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迅速提升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在师带徒培养期间,由县卫计局相关科室与培养单位教育培训科室协同开展对指导老师的考核工作。 

  1.师资库信息公布后,选送培养的基层青年医师可根据师资的专业特长、本单位或本人的专业薄弱环节选择老师,单位或个人可提前沟通学习目标及制定一年学习计划。 

  2.学员一年学习结束,由县卫计局、培养单位相关科室协同组织对指导老师进行考核,师带徒传授表现突出,学员能力提升较快,指导老师考核优秀的,可适当给予带教老师经济奖励,最高1万元。 

  3.对指导老师的考核内容包括学员管理、带教课程计划与落实、学员学习效果与满意度测评等内容,总分100分,得分90分以上为优秀。具体考核细则见附表1。 

  七、学员考核 

  为引导督促“师带徒”学员切实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努力学习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技术专长和名医风范,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由县卫计局相关科室与培养单位教育培训科室协同开展对学员的考核工作。 

  1.学员考核内容主要有平时考核、期满学业考核、指定任务完成情况等。具体考核细则见附表2《青田县基层医生“师带徒”培养工程学员考核评分表》。 

  2.学员考核可与绩效工资相挂钩,对平时考核较差,不适宜继续跟师学习的,经县卫计局批准可随时结束其师带徒学习。 

 

 

  青田县基层医生 “师带徒”培养工程指导老师考核评分表

考核内容 

考核要求 

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 

扣分事项 

得分 

学员管理20分 

1、考勤管理,及时掌握学员考勤情况并与单位教育培训相关处室对接,签署学员请假意见; 

2、遵纪守法及医德医风管理,关心学员的综合素质培养,督促学员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改善服务态度,指导学员养成较好的医患沟通方式。 

1、考核以查询有关材料、询问相关人员(同事、服务对象等)结合县卫计局接到反映情况综合量分; 

2、无考勤记录扣2分,发现迟到早退1次扣1分,旷工1天扣4分,扣完为止; 

3、发现学员收受红包回扣不得分,发现学员服务态度不良、出现医护矛盾、同事团结协作不良等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扣分。 

  

专业带教管理70分 

1、制定一年的带教课程计划,并按计划及时落实; 

2、指导学员完成医疗文书书写,提高学员医疗文书处理能力; 

3、指导提高学员对专业疾病的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掌握本专业常见病的诊疗规范及疑难、危急重病人的社区处理方法; 

4、传授本人的专业特长,使学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专业经验; 

5、指导学员完成病例综述或论文撰写,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员参与科研课题项目工作。 

1、不定期查阅学员形成的工作资料及撰写的各种材料,组织对学员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考核考试,查询带教指导情况综合量分; 

2、无带教课程计划扣5-10分,计划不完善或未落实酌情扣分; 

3、学员医疗文书书写错误较多或处理能力较差扣1-5分; 

4、学员专业知识掌握较差或考核成绩不合格,扣5-15分; 

5、学员出现医疗差错或事故扣5-15分。 

  

满意度测评10分 

 

根据带教单位教育培训相关科室领导、同事、学员对带教过程的满意度反馈意见量分。 

  

合计得分 

    

  附表2              

  青田县基层医生“师带徒”培养工程学员考核评分表 

考核内容 

考核要求 

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 

扣分事项 

得分 

平时考核30分 

1、遵纪守法,不迟到早退,不收受红包回扣; 

2、服务态度良好,关心病人,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3、尊敬老师,具有较好的团结协作工作作风; 

4、工作务实勤快,任务完成及时准确,努力学习专业能力; 

5、遵守专业技术操作规范。 

1、由县卫计局和培养单位教育培训相关科室联合,以查阅资料,走访调查的形式进行考核,酌情量分; 

2、迟到早退1次扣3分,事假1天扣0.5分,事假累计每超过2周扣5分,请假未经主管科室批准作旷工处理,旷工1个班次扣5分。请假、旷工情节严重的,经县卫计局分管领导批准,可终止其“师带徒”学习。 

3、收受红包回扣的,本项目不得分,并作相应处理; 

4、发生医患纠纷酌情扣5-15分; 

5、不遵守操作规范,导致医疗差错或事故的,酌情扣10-20分。 

  

指导老师业务考核30分 

1、好学好教,努力学习,认真总结临床经验; 

2、敬业精神,热爱本专业,热心专业服务工作; 

3、专业知识,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特长; 

4、临床思维,具有良好的专业疾病诊疗思维能力; 

5、诊治实践,较快提高诊治实践能力。 

   

期满学业考核20分 

通过期满专业理论或实践技能考试,卷面分为100分,合格分为60分。 

按照考试占分比例计算 

  

出师任务完成20分 

1、每月上交合格的门诊医案或住院病历1篇; 

2、上交学术综述或学术论文1-2篇。 

1、未上交门诊医案或住院病历每少1篇扣1分; 

2、上交经指导老师点评签字的学术综述1篇不扣分,未交扣5分,上交2篇(含)以上的每增加1篇加1分; 

3、发现剽窃的本项目不得分。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