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青田县彭括溪“一河一策”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两委,街道各职能科室:
现将《青田县彭括溪“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青田县油竹街道办事处
抄送:县治水办
青田县油竹街道办事处 月15日印
青田县彭括溪“一河一策”实施方案
(2017-2020年)
1 现状调查
彭括溪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油竹街道彭括村,流经彭括自然村。起止点为彭括自然村至四都港交界,河道全长1.2km,源内常住人口1千余人。
区域内有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处,覆盖人口977人,生活污水处理后排入彭括溪再流入瓯江。
2 问题分析
村生活污水虽然已经采用纳管处理,但还存在着雨污未分流、管道老化等问题。
3 总体目标
到2017年底,全面剿灭劣Ⅴ类水体。到2020年底完成全面清除河湖库塘污泥,有效清除存量淤泥,建立轮疏工作机制;严厉打击侵占水域、非法采砂、乱弃渣土等违法行为,基本建成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实现河湖水域不萎缩、功能不衰减、生态不退化。
4主要任务
4.1水污染防治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一是以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和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目标,切实提高农田的相关环保要求,减少农业种植面源污染;二是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在政策上鼓励施用有机肥,减少农田化肥氮磷流失;三是推广商品有机肥,逐年降低化肥使用量。四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引导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切实降低农药对土壤和水环境的影响。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五是健全化肥、农药销售登记备案制度,建立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废弃农膜回收处理体系。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是以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为重点,制订建制村环境整治计划,明确河岸周边环境整治阶段目标。二是因地制宜选择经济实用、维护简便、循环利用的生活污水治理工艺,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是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街道运、县处理体系全覆盖,并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和保障体系。
4.2水环境治理
入河排污(水)口监管
开展河道沿岸入河排污(水)口规范整治,统一标识,实行“身份证”管理,公开排放口名称、编号、汇入主要污染源、整治措施和时限、监督电话等,并将入河排放口日常监管列入基层河长履职巡查的重点内容。依法开展新建、改建或扩建入河排污(水)口设置审核,对依法依规设置的入河排污(水)口进行登记,并公布名单信息。
“清三河”巩固措施
巩固“清三河”成效,加强对河道的监管,每隔1个月开展复查和评估;推进“清三河”工作向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等小微水体延伸,参照“清三河”标准开展全面整治,按月制定工作计划,做到无盲区、全覆盖。
4.3水资源保护
水功能区监督管理
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和水质达标考核,定期向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水功能区水质状况。发现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或者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标的,及时报告县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向环保部门通报。
饮用水源保护
推进区域内彭括村2处农村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健全监测监控体系,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完善风险应对预案,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能力建设。
4.4执法监督
加强河湖管理范围内违法建筑查处,打击河湖管理范围内违法行为,坚决清理整治非法排污、设障、捕捞、养殖、采砂、围垦、侵占水域岸线等活动;建立河道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利用人工巡查、建立监督平台等方式,实行河道动态监管。
5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村级责任河长王国光,具体组织实施方案中相关工作任务;
(二)严格督查考。建立“部门明确、责任到人”的“河长制”工作体系,强化层级考核。街道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督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采取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将“五水共治”考核情况与驻村干部的月月考核和村级运转经费相挂钩。
(三)加强资金保障。进一步强化各项涉水资金的统筹与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向上对接争取力度,依托重大项目,从发改、水利、环保、建设、农业等线上争取资金。同时,多渠道筹措社会资金,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治水。
(四)技术保障。加大对河道清淤、轮疏机制、淤泥资源化利用以及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解决“一河一策”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积极参与对水域岸线保护利用、排污口监测审核等方面的培训。
(五)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发挥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河长制”的宣传,让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与推广,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形成全社会爱水、护水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