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乡镇(街道) >季宅乡 >政策文件及解读 >其他文件
首页
季宅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船寮港、季宅坑、华坦坑三条河道河长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00265380/2015-87699 发布机构: 季宅乡 发布时间: 2015-12-04 13:43:08

 

 

 

 
 

季政〔2015〕33号


 

季宅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船寮港、季宅坑、华坦坑三条河道

河长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乡属各部门党组织:

现将《季宅乡十二都源船寮港(季宅段)河长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季宅乡季宅坑河长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和《季宅乡华坦坑河长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1:季宅乡十二都源船寮港(季宅段)河长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

附件2:季宅乡季宅坑河长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

附件3:季宅乡华坦坑河长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

 

 

 

 

 

                                      

 

                                         季宅乡人民政府

                                        2015年10月26日

 

   

 

 

 


青田县季宅乡政府办公室          2015年10月26日印发


附件一:

 

季宅乡十二都源船寮港(季宅段)河长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

   

    按照五水共治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季宅乡实际,特制订十二都源船寮港(季宅段)河长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

一、基本情况

十二都源季宅段是季宅乡境内的主要河道,且属于县级河道,源于潘山村、皇山村、下庄村、引坑村、华坦村,其支流众多,所有支流全长共计97.8公里,流经季宅村、黄放口村,三条主干流分别为:季宅坑、华坦坑、船寮巷。三条主干流于黄放口村汇聚。经黄放口村出高湖镇流入瓯江。季宅乡十二都源季宅段主干流全长12.53公里,约有垃圾500吨,主要是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

二、存在问题

经过“清三河”工作,十二都源季宅段水质明显好转,水环境变好,但由于群众环保意识淡薄、环卫基础设施落后,而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排放、<A FCK__AnchorC" name=OLE_LINK5>非法采砂、沿河占道养殖等问题,使“清三河”成效巩固工作面临难题。

三、治理对策

(一)6月底前全面清理河道垃圾死角。

(二)加大宣传,通过宣传栏、宣传单、广告等宣传方式增强环保意识。

(三)河道长期聘请保洁员,完善长效保洁机制。

(四)拆除沿河搭建的畜禽养殖场。

(五)严禁非法采砂,违者将严重处罚。

(六)加快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并早日投入使用,避免生活污水乱排放。

 

 

 

 

 

 

 

 

 

 

 

 

 

 

 

 

 

 

 

附件二:

 

季宅乡季宅坑河长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

 

 按照五水共治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季宅乡实际,特制订季宅坑“一河一策”治理方案。

一、基本情况

季宅坑是季宅乡境内的主要河道之一,属于乡级河道,源于引坑、下庄村等村,其支流众多,所有支流全长共计39.2公里,最终季宅坑的水流入黄放口村,经黄放口村出高湖镇流入瓯江。季宅乡季宅坑主干流全长4公里,主要是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

二、存在问题

经过“清三河”工作,华坦坑水质明显好转,水环境变好,该河道于2014年建设一条防洪堤,且已建设完工,助力河道卫生保洁,但由于群众环保意识淡薄、环卫基础设施落后,而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排放、沿河占道养殖等问题,使“清三河”成效巩固工作面临难题。

三、治理对策

(一)6月底前全面清理河道垃圾死角。

(二)加大宣传,通过宣传栏、宣传单、广告等宣传方式增强环保意识。

(三)河道长期聘请保洁员。

(四)完善长效保洁机制。

(五)拆除沿河搭建的畜禽养殖场。

(六)加快建设建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避免生活污水乱排放。

附件三:

 

季宅乡华坦坑河长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

 

 按照五水共治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季宅乡实际,特制订华坦坑河长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

一、基本情况

华坦坑是季宅乡境内的主要河道之一,属于村级河道,华坦村天灯溪与小斜巨为其源头,所有支流共计12.4公里,支流在斜巨港汇合后流入船寮巷,经黄放口村出高湖镇流入瓯江。华坦坑主干流2.8公里,主要是生活垃圾。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由于群众环保意识淡薄、环卫基础设施落后等种种原因,使原来清澈见底的河道内垃圾遍布、溪水浑浊,以及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排放、沿河占道养殖等问题,成了一条垃圾河。

三、治理对策

(一)6月底前全面清理河道垃圾死角。

(二)加大宣传,通过宣传栏、宣传单、广告等宣传方式增强环保意识。

(三)河道长期聘请保洁员,完善长效保洁机制。

(四)拆除沿河搭建的畜禽养殖场。

    (五)加快建设建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并投入使用,避免生活污水乱排放。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