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现将祯埠乡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4年,祯埠乡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落实中央、省、市重要会议和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改革突破年各项工作部署,落实改革“二十条”,深入实施“中部重乡、工业强乡、撤乡建镇”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三项治理”等中心工作。
(一)重点工作全力推进
大力弘扬“三带三敢三不怕”精神,全面唱响“带头干、跟我上”,集中精力、人力、物力,强势推进“五水共治”、“青山白化”法理、三改一拆等工作,打造美丽祯埠。
1、五水共治立查立改。据调查,祯埠乡境内有11条主要河流,8个行政村原有63处生活垃圾745余吨,5处建筑垃圾280余吨,工业垃圾3处195吨,河道污染企业7家。2014-2016年祯埠乡拟安排实施项目12个,总计划投资9100万元,其中今年新建4个项目,莲花洞坑综合治理、祯埠村吊龙山垃圾处理填埋场已经开工建设,祯埠学校门口路段排水设施项目7月份开工建设,官坑源防洪堤第三季度开工建设。续建项目2个,锦水防洪堤已于4月份竣工验收,祯埠港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已经审批完成。推行“排排队、红红脸、出出汗”督查机制,实行“一周一排名、一月一点评”,对各行政村进行每周排名公示,每月进行点评。全面建立河道长效保洁管理机制,发放“五水共治”宣传单5500份,在全乡8个行政村推行“一元计划”,现各村已筹集捐款89000元。
2、三改一拆清底清策。以房屋调查和推进涉宗违建筑处置工作为重点,做到清底细清政策,扎实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完成房屋入户调查工作并基本完成录入工作,现已录入4051户,占地面积327785平方米,建筑面积969240平方米。强势推进涉宗违建处置工作。祯埠乡共有50处宗教活动场所、民建信仰场所,前期做细群众思想工作,现已拆除13处,转化3处,已完成全年拆除任务数。
3、青山白化先行先治。制定《祯埠乡“青山白化”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和“青山白化”专项整治路线图,对各时间节点的任务落实责任、明确要求。2008年对全乡三沿五区进行坟墓登记时,共有649座。经今年初步调查,2008年以后新建50座坟墓,现已提出50座坟墓的治理方案。明确全乡火区范围,广泛宣传。生态公墓建设有序推进。拟规划全乡生态公墓建设图,今年开工建设锦水村生态公墓,现已开展前期相关工作。
(二)产业发展彰显特色
大力实施工业强乡战略,加快休闲椅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以发展“休闲椅经济”为统领,大力实施低收入农户倍增计划。
1、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上半年,工业产值达5.5亿元,同比增长25%,规上企业产值9556万元,同比增长274%,完成全年目标值的45.5%,完成制造业投资4210元,完成全年目标值的52.6%,已确定将两家企业(宏福阀门、康飞龙)培育为规上企业,相关工作已按计划进行开展。
2、加强扶贫增收工作。制定《祯埠乡低收入农户收入计划倍增实施方案》,提出农户增收一揽子计划。实施三大产业开发工程、三大要素保障工程和三大结对帮扶工程。继续推进千亩精品茶叶园,春茶产出11.7吨;向16家农业经营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贴息33693元,向10户专业合作社发放低收入农户发展基金11余万元。做好动物疫病防治、油茶抚育、植树造林、林区道路建设等工作。
3、加大三产培育力度。推进九湾仙峡景区道路开发,完成景区便道建设,制订九湾仙峡景区开发方案。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投入使用,以休闲椅产业为依托的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现有2家企业网上年销售额超千万。
(三)项目建设梯次推进
大力实施撤乡建镇战略,以乡“十件实事”和村级“惠民实事”为重点,建立重大项目联系制度,梯次推进项目规划、落地和建设。
1、工业园区稳步推进。2013年县委县政府将祯埠工业园区列入青田县“一区十园”规划建设。园区启动以来,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规划设计已编制完成,土地外业丈量和土地规划调整也已全部完成。目前,启动一期180亩土地征用相关工作,在农转用报批过程中,由于该处地块属“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未完成农转用报批,现正努力申请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帮助解决该问题。已完成工业园基础设施工程、配套污水处理工程等前期工作。
2、集镇建设全面推进。集镇总体规划初稿已完成,正在意见征求中。乡便民服务中心暨食宿楼、乡文化中心、乡卫生院医技综合楼进入室内装潢阶段,年内可投入使用。乡客货运站已开工建设。岭下大井头区块集镇配套工程已于日前完成招投标,近期可开工建设。乡中心幼儿园已完成地质勘探。其他相关集镇配套工程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
3、惠民实事快速推进。加大村级“惠民实事”的推进力度,全乡共有24件惠实事,通过“一事一议”帮助2件实事筹措资金,将6件实事上报农村福利公益金项目,稳步推进8个移民后扶项目,建立“五水共治”、扶贫等专项项目库。小群安置点建设有序推进,地基已平整完毕,宅基地分配方案已完成,7月份可分配。陈篆安置点已完成工程招投标,拟于7月2日进行清表,年内进行地基分配。
(四)社会管理重点突出
1、抓平安建设。建立领导干部信访包案责任制,每月进行社会不稳定因素排摸,,掌握重点人群动态,预先研判处置方案。梳理出包括高铁征迁项目(高铁、王村电站)施工影响、山林纠纷等20个社会不稳定因素,针对性提出短期稳控方案和长远化解办法。
2、抓三资三务。从四方面强化三资管理。一是从底子上进行清理。通过逐类逐笔完成资金、资产、资源的登记核查工作,现已完成8个行政村的三资清理工作。二是从源头上进行控制。严格执行村级公务“零招待”制度,对干部在农村工作用餐进行严格规定。三是从程序上进行约束。出台并严格执行《祯埠乡村级“三资”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制度,各村出台联签制度。四是从机制上进行监督。对村级大额支出的,要经乡驻村干部、联村领导和片长联审联签。党务、村务、财务现已根据县提供的目录展开自查。三务公开责任到人,公开平台具多样化,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抓消防整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着力消除小群村家庭作坊聚集区火灾隐患。一是强化培训教育,向村干部、企业主发放宣传单、消防书籍,举办4期电焊工培训班,培训电焊工292人,在企业实行企业“十不准”。二是强化监督检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活动月等内容。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建立网格化管理名单,9名领导分工负责90个消防整改点。
(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穿全局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作虚功,通过虚实结合、标本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正反结合将活动贯穿乡工作全局,并在活动中创设了三项制度:
1、干部流动身份证制度。推行干部身份卡制度,干部下村必须佩戴干部身份卡,亮明姓名、职务、职责、联系方式和监督电话,提高干部的群众“认识率”,并将“认识率”纳入干部评优评先的依据。截至目前,接到举报电话3个,乡纪委对相关干部进行了谈话。
2、“四风”监督员制度。从农村党员和群众中聘请4位“四风”监督员,对乡村两级干部的作风表现进行监督,并制定干部走村入户严禁接受村级组织吃请等“五个严禁”。目前,对2名上班玩游戏的干部进行通报批评。
3、走村入户“十必访”制度。按照“乡镇联勤走访不漏户,户户见干部”要求,规定每周二、四为下村工作日,制定干部下村“十个必访”:一访家庭情况;二访人员去向;三访思想状况;四访邻里关系;五访对党委、政府意见;六访对乡干部意见;七访对村干部意见;八访对党员意见;九访工作诉求;十访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乡工作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统领全局,着力解决服务产业、服务项目、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等四个“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解决服务产业“最后一公路”问题
产业发展决定着祯埠经济的未来,决定着群众的增收致富,要从薄弱环节着手,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完成工业发展目标。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对规上企业培育制订一企一方案,完成2家规上企业的培育工作,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3.5亿,同比增长20%。完成制造业投资3.5亿。利用一切资源,努力完成“农转用”报批工作,完成一期土地征地任务。
2、加快促进转型升级。以消防整治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实施《青田县祯埠乡小群村家庭作坊聚集区整改方案》,针对五大整改重点,严格按照《小群村家庭作坊聚集区消防安全整治标准》进行整治,保障企业安全生长。以“五水共治”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发动企业主将资金投入限制污染排放和治理工作中。严格禁止电镀等重污染行业在祯埠落地。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完成祯埠乡电子商务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建设祯埠乡电子商务创业园,加大对创业青年的扶持。加强对《青田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若干意见(试行)》的实施,做到清底细、强规划、重基础、广宣传,努力启动建设一批、提升发展一批、创建示范一批休闲椅产业电子商务主体。
(二)解决服务项目“最后一公里”问题
项目是产业的支撑、投资的载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要加大项目责任,强化服务项目力度。
1、加强集镇项目布局规划。完成集镇总体规划,加强各功能区块的配套与衔接。乡便民服务中心、乡文化中心、农村文化礼堂、乡卫生院等投入使用,保障乡幼儿园建设工程施工,祯埠车站暨村委综合楼工程基本完工,完成岭下区块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吊龙山垃圾场的建设,完成330国道小群段改造工程的设计。
2、加强重点项目攻坚破难。保障金丽温扩能改造工程无障碍施工,完成小群安置点宅基地分配工作,基本完成陈篆安置点和新东后水库复建工程,适时推进高铁工程施工影响处理。做好天然气长输管线的政策处理工作,保障工程无障碍施工。加快推进乡工业园区建设,做细做实前期工作,待农转用审批工作完成后,快速推进征地等相关工作。
3、加强服务项目能力水平。落实重大项目联系制度,乡“十件实事”、村惠民实事包干责任制。每两周听取项目责任人对项目进度和存在困难的汇报,集体研究决策;指定专人负责项目跟踪服务,并对项目的进展进行动态管理,定期在班子会上进行通报;对重大项目成立专项工作组,在项目的各个环节和各方面问题进行协调落实。
(三)解决服务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
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山美、水美、人和谐的新农村,就要不遗余力地推进“五水共治”、“三项治理”和社会管理等重点工作。
1、扎实推进“五水共治”行动。全面建立农村保洁长效机制,以“一元计划”为载体,逐步加强村民的卫生保洁意识。全力推进吊龙山垃圾处理填埋场、莲花洞坑综合洁理、祯埠学校门口路段排水谢谢项目、官坑防洪堤等项目,推进各行政村垃圾中转站或焚烧炉建设,完成马岭脚村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工作。完成21养殖场的场地搬迁,面积共19701.6平方米,其中6家已经停养的计划于7月底完成搬迁,15家正常运行的养殖场计划争取于9月底前完成搬迁。
2、扎实推进“三项治理”工作。三项治理是今年重点工作,也是下半年的重点工作,完成2008年以后新建坟墓的整治工作,全面完成“控旧制新”任务,完成锦水村生态公墓建设;在上半年完成三资管理的规范化工作以后,加强三务公开的力度,加强三务公开制度建设,做到条目式公开,创新公开方式;加大对涉宗违建的处置力度,7月底全面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
3、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加强网格长对网格内平安综治、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等工作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制度,着力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与社会调解的大调解体系的效用;进一步排查社会不稳定因素,逐一进行化解;在上半年三资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三务公开,减小因三务公开产生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强群众对村级组织的满意度。大力推进无违建乡的创建工作,7月底前完成涉宗违法建筑的拆、改、并任务,7月底完成全乡违法建筑的处置方案,加强新建违法建筑打击力度。
(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要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首要在干部作风建设,过硬的干部作风辅以过硬的基层组织和工作平台,就能做到为群众沉下身子解难题、办实事。
1、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认真开展“回头看”,针对前阶段查摆的问题,形成整改方案,踏实向前走。以祯埠乡“三项制度”为抓手,加强“民情日记”、“干部十访”等工作的考核督查,对走访不到位、民情日记不实、掌握民情村情不足的干部予以通报批评。充分发挥“干部身份卡”和“四风监督员”的监督作用,建立群众举报和四风监督员建议的办理反馈机制。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 形成自上而下、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
2、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形成依规管理、遵纪守法、为民办事的局面,增强群众对村级组织的信任度。按照创先争优的要求,加强村级组织示范性建设,增强对群众的号召力。强化责任落实,以“双先双创”活动、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等手段,加大考核力度,增强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强化村级干部的思想武装,严格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增强村级干部对群众的影响力。固提高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成果,加强对陈篆村党组织建设。
3、加强便民平台建设。以乡便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为契机,完成乡便民服务平台的优化升级,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大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投入力度,按照统一标准,对岭下村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整改提升,对各行政村便民服务中心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