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乡镇(街道) >阜山乡 >规划信息
首页
阜山乡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 002153574/2013-72813 发布机构: 阜山乡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13-12-29 00:00:00

 

    一、2013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按照“攻坚创新年”的总体部署,强农业、推项目,改作风、优环境,以“三带三敢三不怕”的精神,推进“旅游兴乡、华侨活乡、文化强乡”,推动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从“引得进”到“干得好”,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科技是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今年,通过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成功吸引3家农业企业投资发展,并先后成立专业合作社7个、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带动服务农户231户、626人,同时还与诸暨海亮集团洽谈高山蔬菜等有机农产品种植合作事宜,推动传统农业种植向现代农业产业转变。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农技QQ群,免费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7次,惠及农民400多人次。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一园五区”,即油茶产业化示范区、高山茶叶产业化示范区、花卉产业化示范区、绿色无公害大米产业化示范区、高山果蔬产业化示范区和立体生态农业示范园,并投入资金950万元,建成高山猕猴桃基地450多亩、茶叶基地300多亩以及集名贵中药材、绿色农产品、稻田养鱼于一体的藏红花生态农业园180亩,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

(二)从“跟着走”到“主动跑”,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民生的理念,从阜山实际需求出发,确定民生工程项目,实现了项目建设从“有什么、做什么”到“要什么、做什么”的转变。立足旅游之乡的实际,落实资金4000多万元,推进清真禅寺景区改扩建,并顺利完成景区外山门工程、玉带溪小流域治理二期工程,景区安置房、饮用水等工程也按进度顺利推进。立足华侨之乡的实际,借力“青商回归”工程,吸引阜山侨领投资占地面积350亩、预计总投资3.5亿元的高山休闲养生项目,目前该项目概念性设计顺利推进。立足农业之乡的实际,加大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完成土地开发面积1500亩,预计每年可增加收益70多万元,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三)从“旧村庄”到“新农村”,乡容村貌进一步改善。坚持统筹理念,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水清、村洁、宜居、养生”阜山。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新修道路2400多米,路面硬化9820多米,新建农民活动场所800多平方米。投资350多万元,完成周村、周西坑等11个行政村的农村引用水工程,保障安全用水群众2000多名。强力推进“三改一拆”。坚持“鼓励自拆为主,帮拆强拆为辅”递进拆违原则,强化舆论引导,突出典型引路,党员自查自拆违章建筑1122平方米,累计拆除违法建筑12004平方米,完成任务数的100.3%全面开展“双清”行动。以“洁净家庭、洁净村庄、洁净乡镇”三级联创工作为契机,全乡配备保洁员28名,清理河道400多米,绿化街道1400平方米,并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1个、污水处理池21个、垃圾中转站15个、垃圾清运车2辆,逐步形成“户集、村收、乡运”的垃圾清理模式,实现村庄“美化、洁化、绿化”。

(四)从“背对背”到“面对面”,工作作风进一步深化。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转变作风,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开展工作,树立干部“脸朝下看、身朝下扑”的新形象。在为民办事上,组建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推出“零距离”服务,并组织干部在非上班时间通过15个住夜值勤站,开展“8小时外”服务活动,全年党员干部走访群众800多人次,排查矛盾纠纷37件,完成乡十件实事、村三件实事69件,完成率100%。在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上,实行“点对点”工作机制,班子成员分片负责、驻村干部分村负责,通过入户走访、交流座谈等形式提前进行选情调查摸底,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并针对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制定应急预案,做到“一村一策”,同时严把代表产生关、选民登记关、代表推选关和投票选举关,顺利完成21个行政村的村级党组织换届和村委、村监会、经合社换届工作任务。

二、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我乡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改革突破年”的总体部署,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五水共治”重点工作,以休闲养生抓旅游,以产业发展抓农业,以党群共建抓稳定,全面推进阜山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以“精”字为引领,打造休闲旅游产业。围绕“旅游之乡、文化之乡”的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精品休闲旅游产业。一是在旅游资源保护上要做精。加大旅游资源保护力度,对安店老街、陈宅“七星村”等地的古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分块分类有序推进城乡建设,有效保存古村、古居、古树、古桥的原始风貌,开发古朴、典雅的旅游新资源。二是在旅游服务质量上要做精。加快推进景区配套设施建设。集中力量落实好清真禅寺景区安置房后续工作,实施集镇入口景观工程和旅游客运中心建设,提升景区入口形象,提高旅游接待硬件设施和服务软实力。三是在旅游项目上要做精。配合县生态办,对朱田温泉度假村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详细规划。成立陈宅村、周山村2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组,积极制定创建方案,分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充分挖掘“七星”墩、毓秀桥、古民居、白衣丞相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包装、策划,并借力报纸、电视、网络等现代主流媒体,打造清真禅寺宗教文化旅游和高山休闲养生旅游品牌。

(二)以“好”字为要求,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立国之本。抓好农业,首先,要抓好惠农政策落实。通过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完善“21216”农负动态监测体系,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不走样、不缩水。其次,要抓好特色农业培育。按照“一村一品”多层次特色农业发展思路,继续巩固藏红花、有机蔬菜、无公害稻米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并大力推进村、双溪2400亩油茶基地开发项目,逐步壮大农业产业规模。第三,要抓好农业品牌的建设。鼓励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商标,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并积极与海亮集团等高新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洽谈有机农产品的种植合作事宜,推进农业乡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三)以“全”字为中心,落实“五水共治”任务。将“五水共治”纳入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之一,凝心聚力,全面覆盖确保落实,助力美丽阜山建设。一是向社会发出“五水共治”倡议书,开展“百人齐心共清母亲河”行动,动员全乡参与水环境保护与治理。二是落实河长制,由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河长一职,村级河流由联系片领导任河长,村干部任副河长。各级河长负责牵头组织开展包干河道的摸底调查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完成水环境治理目标。三是强势推进“双清”行动、节水供水设施建设等工作。全面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实行科学生态养殖,家畜全部圈养。力争实施小农水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改进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完成全乡所有村居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做好已建工程后期相关保养维护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我乡实际的垃圾管理新办法,拟投入建设阜山乡生态垃圾中转站,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努力将阜山乡打造为先进生态乡。

(四)以“实”字为准则,强化政府自身建设。一是围绕中央、省市县的部署要求,科学谋划,推出阜山乡“三百行动”计划,通过学百篇文、进百家门、做百件事,建设学习型政府,深入开展“走亲连心解忧”活动,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二是厉行勤俭节约,采取有效措施,准确及时做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同时严控公务成本,推行节约型政府建设。三是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团结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