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6日 方山乡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徐 微
各位代表:
现在,我谨代表方山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和2011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入实施“生态立乡、外资活乡、旅游富乡、建设新农村”发展战略,在全乡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侨胞、台胞的共同努力下,全乡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成绩瞩目。
1、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着力发展特色产业,经济建设稳步前行
2011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2716万元,工农业总产值7336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340万元,工业收入59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80元。
①稻鱼产业健康发展。注重主导产业的培育发展,大力发展稻田养鱼产业,推广标准化稻田养鱼技术,创建标准化稻田养鱼示范基地和稻田养鱼精品园,2011年方山乡稻田养鱼特色精品园通过省级验收;稻鱼共生博览园完成规划设计和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引导方山溪沿线农户开展稻田养鱼,共整合五地垟等区块稻鱼种养基地300多亩;周岙村成立了华侨农村经济合作社,并与农工党浙江省委员会签订“新侨乡项目”,目前已整合土地300亩。
②生态旅游稳步推进。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优势,积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实施景区提升工程,在龙现、五地垟等重点区块修建观光游步道,努力提升景区休闲观光品质;新建生态水渠4000多米、生态堰坝10余处;在五地垟建造了钓鱼体验区,还在龙现核心区和沿线道路制作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园区道路景观标识标牌,同时为沿线农户统一更换环保门牌。
③田鱼品牌日益壮大。邀请中国新闻社等多家媒体到方山实地考察采访,其中反映我乡稻鱼共生系统的节目多次在中央七台《致富经》和《科技苑》等栏目中播出;利用多种媒介,加大对“探世界遗产游美丽方山”的宣传力度;多次参加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研讨会、渔博会和农博会,更好地打响田鱼品牌;邀请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师生到龙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目前龙现村已经是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暑期实践基地,2011年龙现村被确定为中新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基层联系点;成功举办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五周年活动和稻鱼共生博物园奠基仪式,进一步推动田鱼品牌走向世界。
④工业产业优化提升。规范我乡境内2家腊石开采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同时加大安全监管力度,目前几家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年产值和利润总额正在逐步提高。
2、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夯实基础,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①路网建设全面提升。五年来扩建和改建了一批公路,覆盖全乡的道路交通网得到全面改善。一是高质量完成了山口至方山的通乡样板路建设。投资822.5万元的山方线拓宽工程于2007年立项,2010年正式完工通车,2011年完成该线道路绿化、标志、标牌等附属设施的建设;二是康庄工程建设成果突出。共投入资金515.27万元,完成了石前至龙现、石前至周岙、倪岸至松树下、山根至周岙、石前至西山、石前至根头、石前至裘山、上庄至山根、周岙至上庄、倪岸至新坑、马车坑至奎岩庄、奎岩庄至阮大岙、阮大岙至后金等13条康庄公路的建设,自然村通水泥路率达100%;三是已经顺利完成石前段道路拓宽工程对比方案的设计工作。
②水利设施逐步完善。投资500多万元、覆盖全乡11个行政村的农民饮用水工程目前已接近尾声;开展水系整治工程,在龙现村等核心保护区新建拦水坝10余个,铺设鹅卵石水渠3000多米;启动奇云山水库修复工程;投资300多万元完成惠及全乡5000多亩农田的灌溉水渠主干道即标准农田建设。
3、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加强环境保护,村居面貌焕然一新
①生态保护不断加强。2011年乡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关于加强对奇云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决定》的决议,为乡政府顺利开展环境整治和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
②生态基础不断夯实。加大坟墓治理力度,开展坟墓普查登记,严禁新建坟墓,实施坟墓绿化,龙现村生态公墓建设已顺利完成,石前村生态公墓建设正在进行;严控森林防火,积极开展植树造林行动,努力恢复植被;开展污水排放整治行动,龙现村的污水池工程和石前村投资112万元的300立方米污水处理池已如期完工,从源头上对河流进行了保护。
③村容村貌不断改善。扎实推进“美丽村居 和谐家园”建设,成立了一支保洁队伍,为每个自然村至少配备一名保洁员,明确保洁工作的职责及具体要求;成立了一支垃圾清运队伍,定期对垃圾进行集中清运;配备了一套保洁设施,为每个自然村配齐足够的垃圾桶,实行垃圾桶定点摆放、统一管理;购买符合环卫标准的清运拖拉机,实现了垃圾集中清运;建设环保垃圾焚烧炉,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
④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通过示范村创建和村庄整治活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五年来共建成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1个、生态文明村4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个、三星级以上和谐家园7个、民主法治村1个;5个村完成县里要求的整治工作;完成裘山、周岙、垟塘、奎岩庄、松树下等5个村的地形测绘和规划编制;危旧房改造工作如火如荼,共确定危旧房改造户430户、旧房拆建户350户(其中加固修缮80户),垟塘村旧村改造工作走在全乡前列,共改造197户、人口430人、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900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同时对旧村改造中发现的新地质灾害点实行了早发现、早监控和早治理,努力做好做足防治工作。
4、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强化民生保障,社会建设进一步推进
①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计划生育工作上新水平。以优质服务为载体,突出抓好计划生育标准化工程建设,不断加大计生知识宣传力度,大力开展计生业务培训,五年来多次拿到计生工作红旗而从未拿过黄旗;二是华侨文化建设有新亮点。在全县率先成立11个行政村的村级侨联组织,成功承办全国侨联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建成了我市首个乡级侨联展厅——方山乡侨联展览厅,全方位展示了方山华侨的创业历史和支持家乡建设的风采;三是统计工作成绩突出,圆满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四是教育工作成绩明显。顺利通过学前教育达标检查和市校园文化建设达标检查,同时乡政府还努力筹措资金45万元帮助学校完成了塑胶跑道建设,方山乡校是目前全县唯一一个拥有塑胶跑道的乡镇学校;五是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高度重视矿山、道路交通、建筑工地等领域的安全工作,2010年接手青田腊石矿以来,至今未发生重大事故;切实加强对校园周边安全环境的整治力度,乡校及周边环境不断改善;六是食品安全常抓不懈,获得了“丽水市‘十小’行业整治与规范工作示范乡”荣誉称号;七是人民武装工作成绩斐然。2007年和2011年分别荣获市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荣获县武装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荣获县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②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2011年全乡参保1931人、征收养老保险金26.99万元,共向1783人发放社会养老保险金106.98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面铺开,全乡参保率达99.1%,2011年共发放医疗报销款309.38万元,医疗救助款4.09万元;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参保率达100%;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对全乡78户136名低保五保及各类困难户实现动态管理,2011年累计支出低保资金24.86万元,救助资金0.55万元;2010年荣获县残疾人工作目标考核一等奖。
③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红夕阳”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空巢老人生活幸福指数逐步增长;建设信访“五个一”工程,努力化解矛盾纠纷,组建了一支由乡信访办、综治办、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和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组成的信访工作队伍,信访工作一直保持平稳,全乡未出现一起集体访和越级访,2007年荣获县无邪教社区创建先进单位,2008年、2010年、2011年荣获县信访工作三无乡镇,2009年荣获县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5、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着力提高工作效能,执政能力不断加强
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严格实行“一线巡查,现场办公”工作机制,全体干部重心下移,将各村居作为干部工作主要阵地,将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加强对机关干部的廉政教育,人人签订廉政承诺书,及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各界对干部进行评价,从思想上武装干部;公开和规范办事程序,在日常审批、项目发包、村级三资管理等工作中明确职责,尽量做到公开透明;在资金和财务管理中严格执行“专款专用、专项管理、专户存储”的财经纪律,确保各项专项资金按时足额投放到建设项目中,认真落实“乡财县管”制度,坚持财政一支笔审批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圆满完成了村务员选聘工作,制定行政村、村两委干部、村务员等考核细则,将考核结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村干部务工补贴、村务员工资等挂钩;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初见成效,制定了乡主要负责人-工作片片长-驻村干部-村干部的层层负责制。
各位代表,过去各项工作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正确领导下,全乡人民代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村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各部门、老同志和海内外侨胞齐心协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方山乡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乡干部职工,向关心支持方山建设的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乡人民、海内外侨胞台胞表示衷心的感谢!
尽管近年来我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但对我乡工作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现状,我们的认识是清醒的,与周边地区及兄弟乡镇强劲的发展态势相比,与我乡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作用相比,还存在诸多差距和不足,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华侨优势发挥不明显和干群思想创新不够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更扎实、更有效的措施,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乡实现全面小康、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关键阶段、也是我乡加快发展的攻坚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根据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乡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县委提出的“深化接轨温州,打造世界青田,建设幸福侨乡”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生态立乡、外资活乡、旅游富乡、建设新农村”发展战略,着力在农业产业转型、农村环境优化、和谐家园建设、基层基础夯实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做好生态富民大文章,全力建设和谐美丽新方山。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是:
1、坚持生态立乡,优化产业结构,确保生态经济持续发展。坚持走高效生态农业之路,按照县委确定的“田鱼抓品牌、杨梅抓营销、油茶抓基地”思路,在保持传统稻田养鱼种养模式的基础上,扩大标准化稻田养鱼养殖规模,充分发挥方山稻鱼共生“世界遗产”的品牌效应,着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着力打造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探索土地流转模式,合理开发利用闲置土地;加大对投资业主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一批示范性的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2、坚持旅游富乡,强化特色培育,推动旅游产业加速发展。围绕发展思路,以“稻鱼共生博物园”规划为蓝本,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发挥世遗品牌优势,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稻鱼共生博物园子项目包装工作;深入实施要素回流工程,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华侨“村官”更好是发挥自身优势搭建平台,共同建设田鱼博物园工程,确保稻鱼共生博物园能按规划进度实施;进一步加大方山田鱼的宣传力度,让方山田鱼真正游出青田、游向世界。
3、注重以人为本,强化民生保障,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夯实民生基础,进一步深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村住房保险工作,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办好惠民实事,力争完成石前段道路拓宽工程。继续夯实计划生育工作基础,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落实美丽乡村计划,抓好农村危旧房及旧村改造工作,加快中心村培育、后进村转换和生态文明村创建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提高和改善方山的人居环境。
4、坚持务实亲民,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工作效能不断提升。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以实现人民过上小康生活为己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作决策充分尊重民意、上项目充分珍惜民力、办实事充分体现民需、施改革充分保障民利,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切实增强法治意识,依法依规施政理政。努力迈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新步伐,围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三、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也是县委确定的“优化发展环境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对于方山今后五年的发展至关重要。综合分析发展环境和自身条件,建议2012年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建议为:工农业生产总值7850万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10296元,增长20%;人口自然增长控制在6‰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我们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生态产业力攀新台阶。发挥好政策导向机制,加快土地流转进程,进一步扩大五地垟、龙现、龙根和周岙等区域的田鱼养殖基地面积。在原有场地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奎岩庄鱼种场的作用,培育方山本地田鱼鱼苗。拓宽田鱼产业链,在鱼苗繁育、稻田养鱼、活鱼销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田鱼专业合作社作用,整合部分田鱼加工作坊及农村散户资源,大力发展鱼干加工及鱼家乐休闲观光旅游业,改善田鱼加工配套设备和技术,规范产品加工卫生、质量标准,提升旅游服务档次和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提高方山田鱼的附加值,切实有效的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生态产业的发展。
2、园区建设争取新突破。加快博物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生产生活配套功能。开展园区田鱼文化走廊绿化提升工程,在龙根至龙现公路沿线两侧种植树木,重点在龙现村规划种植成片观赏植物,丰富景区观光内容。继续深化方山溪河道治理工程,力争启动博物园大型入口雕塑和石雕文化走廊等建设项目。大力实施景区提升工程,加快龙现核心保护区景点提升工程建设步伐,包括龙现田鱼广场、村委广场改造和钓鱼台建设。继续推进五地垟区块景点工程建设。
3、文化建设孕育新内涵。以提升方山软实力为目标,把握导向、创新方式、突出特色,全力打造文化方山。围绕“稻鱼共生”系统保护课题,开展“抓田鱼、赏鱼灯、品田鱼”等系列活动,努力培育田鱼文化。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认真保护好吴乾奎等名人故居。用好乡侨联大楼,挖掘华侨文化,使乡侨联成为方山华侨交流的平台。大力活跃群众文化,组织鱼灯队伍经常性地开展活动,举办联欢晚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和队伍建设,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继续推进村级图书馆建设,夯实基层文化基础。
4、民生建设争创新局面。继续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养老保险等工作,完善社会救助救济体系。进一步发挥种粮直补的政策导向作用,引导群众将荒置土地加以流转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快奇云山水库修复工程进度,确保按时保质完工。深化推进生态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石前村300立方污水处理池后续工作,加快管道延伸工作。全力做好全乡农民饮用水工程收尾工作,确保村民喝上干净放心水。积极做好通奇云山公路规划工作,谋划石前段道路拓宽工程改造,争取年内有重大突破。继续做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完成垟塘村旧村改造后续工作。
5、和谐方山彰显新气象。继续深化“红夕阳”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努力推进“美丽村居 和谐家园”建设,充分发挥保洁员作用,做好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认真加强“青山白化”治理,倡导丧葬健康文明新风尚。巩固基层信访“五个一”试点创建成果,广泛开展平安村居创建活动,力争实现乡村无重大恶性案件、无群体上访事件的目标,创建农村安全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加大“两违”整治力度。继续开展计划生育标准化工程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计生科普知识宣传,深化优生两免工作,有效巩固低生育水平。扎实开展安全工作,加强对矿山、道路交通、食品药品、森林防火、民房火灾、学校、防洪度汛等方面安全生产的监管及检查、整治力度,强化日常监督,确保境内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方山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五年,也是充满挑战和希望的五年。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乡人民,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务实奋进,为建设和谐小康新方山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