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计划系统 >青田县统计局 >统计数据发布与解读 >数据解读
首页
2011年青田县农业生产情况分析
索引号: 002652715/2012-11129 发布机构: 青田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 2012-02-23 00:00:00

2011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放在突出位置,强化支农扶农政策,积极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努力克服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总体运行态势良好。2011年,全县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92095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其中:种植业产值59521万元,增长2.8%;林业产值10791万元,增长14.2%;牧业产值15194万元,增长14.3%;渔业产值5656万元,增长11.2%

一、农业生产运行情况

1、种植业生产基本稳定。2011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9339公顷,同比下降3.2%。一是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减少。近年来由于土地征用、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使粮食播种面积大大减少,但基于全年风调雨顺及无病虫害,稻谷、小麦、大豆等单产都有较大提高。粮食播种面积为13459公顷,同比下降5.8%,总产量65263吨,下降4.2%,而单季晚稻亩产达444公斤,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1092公顷、3064吨,分别下降了1.8%0.6%;豆类播种面积为1962公顷,下降0.8%,总产量3550吨,增长2.6%;番薯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2716公顷、13974吨,分别下降3.4%4.9%;蔬菜播种面积4430公顷,增长1.5%,总产量161198吨,增长1.6%。二是水果生产有升有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9357公顷,下降1%,总产量78695吨,增长0.1%。其中:柑桔面积2547公顷,下降1.3%,产量47016吨,下降1.8%;杨梅面积4962公顷,增长1.1%,产量9796吨,增长28.8%。三是茶叶生产基本稳定。2011全县茶园面积为668公顷,同比下降2.9%,因年初气温偏低,今年春茶开采时间比往年偏迟,但幸无倒春寒等极端天气,总体产量较为稳定,总产量为159吨,增长2.5%

2、畜牧生产喜忧参半。一是生猪生产形势良好,今年以来受政府出台的生猪养殖补贴的利好政策及今年价格仍在较高位运行的影响,全县生猪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县生猪存栏达7.1万头,增长2.6%,出栏9.8万头,增长1.6%。二是其它畜禽生产形势不佳。2011年牛存栏8136头,下降5.6%,出栏4199头,增长4.1%;羊存栏1.9万只,下降2%,出栏1.7万只,下降0.6%;家禽存栏38.5万只,出栏56.6万只,分别下降2.9%0.6%;兔存栏1.3万只,下降7.9%,出栏1.3万只,增长2.4%

3、林业生产稳定发展。2011年全年人造林生长情况良好,造林面积、迹地更新等面积较上年都有很大的提高。林产品生产稳定发展,2011年全县木材砍伐量2.6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3倍;毛竹14.2万根,增长15.8%;油菜籽增长成新亮点,因政府对油茶籽生产扶持政策比较有利,加上油茶籽价格上涨,调动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2011年我县油茶籽总产量为3372吨,增长13.2%

4、渔业生产适度发展。近年来,全县借助“世遗”金字招牌,在方山、仁庄等乡镇建立2000亩观光型稻田养鱼基地,进一步丰富了以稻鱼文化为主题的休闲观光业,积极引导稻田养鱼等一系列有力发展措施,从而推动我县渔业健康稳步发展。2011年全县渔业产量达2707吨,增长2.3%,其中田鱼(鲤鱼)产量达2338吨,增长2.4%

二、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扩大粮食生产难度加大。一是粮田面积继续减少。一方面由于交通发展、投资项目建设、违章建筑等占用了大量的粮田;其次因农田水利设施破坏老化,部分粮田受耕作条件限制无法耕作,使种粮面积减少;二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农资价格上涨问题,以及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缺乏规范程序,农田功能分类不明,影响规模种植发展。三是水田面积逐年在减少。近几年虽然我县耕地总面积能保持占补平衡,但是占用耕地面积是通过造地来补充,而造的地全是旱地,大部分坐落在山上,不能种植水稻,种植薯类、大豆类也不多,种植茶叶或水果或蔬菜占大多数,不能增加我县粮食播种面积。

2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今年来我县虽然在上年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但是受投入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仍显不足,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贷款难、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差、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等长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基础并不稳固。

 3、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第一产业是劳作辛苦而报酬又低的行业,农村中的一些“能人”和年轻人都想干别的行业或找门路到城里打工,跳出农门,真正干农活的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低,创新意识、经营意识不强,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三、 对我县农业生产的几点建议

1、以“两区”建设为主要平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二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提高现代化装备水平。

2、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支持“三农”的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交通建设,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交通状况,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开发制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3、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农村,一些收入高的“能人”基本上是文化程度高,脑子灵活,容易接受新事物,善经营、懂管理的人,从长远来看,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小康的关键在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有文化,有知识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领导机关转型为服务机关,以服务农业和农民为宗旨,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切实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各类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经营。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