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县以统筹城乡为主线,围绕农民增收目标,加快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优化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前三季度全县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呈现增长态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001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5.7 %。其中:农业产值32322万元,增长6.0%;林业产值5973万元,增长7.0%;畜牧业产值10341万元,增长5.2%;渔业产值4680万元,增长2.8%。
一、农业运行基本特征
1、农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增长。由于全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县的农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增长。秋季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9300公顷,增长了0.6%。其中:单季晚稻种植面积有6504公顷,增长2.9%,秋玉米的播种面积有250公顷,增长2.0%,豆类播种面积385公顷,增长1.6%,秋番薯播种面积231公顷,增长12.7%,秋种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510公顷,增长2.7%。
2、水果产量价格继续看好。今年水果实现增产增收,主要得益于农技下乡、增强果园科学管理和减灾灭灾技术等措施,同时部分果园开始挂果投产,实现产量大幅度增长,台风“海葵”对我县秋季农作物生产影响不大。前三季度水果实现产值9732万元,实际增长8.4%,特别是新投产的200多亩堤子,价格上占有很大优势,实现产值200多万元。同时今年杨梅,柑橘价格看好带动了水果效益的提升。
3、畜禽养殖平稳增长。前三季度畜牧业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全县肉类产量6556吨,增长2.2%;猪肉产量5355吨,增长2.6%;三季度以来,生猪养殖效益有所回落,母猪养殖比重增加,畜牧业生产已度过了短期市场供求偏紧的状况,价格有所回落,同时,饲料价格上涨过快,生猪饲养风险也在加大。前三季度,生猪存栏7.33万头,增长5.3%,其中能繁殖的母猪0.51万头,增长2.0%;家禽季末存栏39.04万只,增长5.2%,出栏34.88万只,增长3.8%。
4、林业、渔业产值增长加快。前三季度实现林业产值5973万元,增长7.0%。特别是今年来无大的自然灾害,人造林木生长增值加快,实现产值2438万元,增长10.4%;木材毛竹采伐价格向好,竹木采运实现产值1150万元,增长3.6%;采集野生植物实现产值1966万元,增长6.6%。同时人们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一直保持趋旺,渔业生产保持着广阔的市场。而且随着物价增长的趋势,水产品的价格也有所上升,我县渔业生产保持一个特色产业优势,前三季度渔业实现产值4680万元,增长2.8%。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全县的农田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水、电、路、园田化等方面的设施还适应不了现代集约化、规模化农业发展的需要,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如遇长期干旱、水涝、冰雪灾害等天气,农作物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而发生损失,都会很大程度降低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2、部分农资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生产成本。化肥价格仍然在高价位运行,高浓度国产复合肥和高浓度进口复合肥有所上涨。饲料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农户养成本。农用柴油价格上涨,导致农机作业费增加。农资价格上扬影响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政府部门应采取农资、饲料价格上涨的补贴机制,真正做到让利于民。
3、农产品获利仍偏低,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我县农民外出打工和从事其他非农行业的人数较多,而且相对于农业生产,获得收入比较高,加上农资价格持续上扬不断挤压农产品的利润空间,所以,多数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并不高。相关部门因地制宜,搞好规划,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4、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经营尚待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兴起和发展,在农产品流通中确实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在规范操作和销售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仍然相当陈旧,都是千家万户各自为政,缺乏合作精神,适度规模经营难以普遍形成。政府部门做好引导,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专业科技协会的建设,着力解决农户与市场的矛盾,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