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经贸系统 >青田县经济商务局 >业务工作 >其他业务(已归档)
首页
经济运行分析(第九期)
索引号: 002652205/-23870 发布机构: 青田县经贸局 发布时间: 2009-03-11 09:22:01
 

抓住新一轮扩张经济政策契机 确保持续增长

1-10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08年以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融入温州的契机,以招商引资为推手、以工业园区和项目建设为依托,大力推进创业创新,工业经济克服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的不利影响,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一、工业经济运行概况

110月,我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42.7亿元,同比增长34.2%,同比增长速度连续四个月走高,增长速度回升明显,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14.4亿元,同比增长39%;引进工业项目25个,总投资8.6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8.2%,实际到位资金6.7亿元,同比增长9.0%,完成年度目标的108.1%;制造业投资完成7.6亿元,同比增长18.4%;自营外贸进出口17488.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304.8万美元,已经提前完成年度目标,完成年度目标的576.2%

二、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经济增速在持续六个月的下滑后出现回升

 今年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基本上在20%左右波动,比上年度大幅度下滑,但是从7月开始出现了积极的变化,10月,我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42.7亿元,同比增长34.2%,增长速度比上半年高12个百分点,增长速度逐月回升,是金融危机以来出现的可喜现象,应予积极关注。

(二)冶炼与金属压延加工行业继续一枝独秀

“十五”以前,我县工业的四大支柱产业是鞋革、矿产、石雕和阀门,这四大产业一般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0%左右,但随着“十五”期间我县招商引资力度的逐步加强,形成了新兴产业并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传统的四大支柱产业也逐步退居次要地位。冶炼与金属压延加工从无到有,目前已经成为我县工业第一大产业,前10月行业完成产值56.6亿元,同比增长54.6%,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9.7%,从年初到现在对我县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并且产业链还在继续向两端延伸,规模也在进一步增大,成为我县的核心产业。

(三)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还在深化

世界性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世界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增大。次贷危机继续向纵深发展,正在严重破坏国际金融体系的运行秩序。金融危机的风险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世界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将放大次贷危机对全世界实体经济的拖累。世界经济复苏缺乏新的增长点,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和贸易增长率将低于2008年。IMF最新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3.9%,大大低于前五年平均5%左右水平;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放缓至3%,接近衰退的边缘。次贷危机还没结束,亚洲的越南经济又首先出现困难,而且印度、泰国、菲律宾等又可能步越南的后尘,非洲的问题甚至更严重,津巴布韦经济已经崩溃,冰岛甚至已经到了国家破产的尴尬境地,世界经济动荡将持续。

(四)工业经济集聚能力进一步提高

伴随着我县工业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瓯江工业经济长廊基本形成,形成“一廊三组团”的工业经济布局,工业经济的产业集聚能力从无到有,部分产业开始影响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例如利益企业的闭门器占据国内60%的市场份额,并在欧洲等国际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形成了五大主要产业集聚中心,如温溪的不锈钢及制品业、鞋革业、闭门器业,鹤城山口石雕业,东源高湖的阀门业等产业集聚中心,有效提高了我县产业竞争力。

(五)自营进出口继续拖经济发展的后腿

近几年来我县自营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进出口规模进一步快大,有效开拓了国际市场。然而由于金融危机继续深化,并且引起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甚至衰退,年初以来,自营进出口一直是负增长,前10月全县自营外贸进出口17488.1万美元,同比下降1.1%,仅完成年度目标的72.9%,虽然下半年来出口有所加快,但自营进出口负增长的势头尚没有得到有效遏止,使一直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的出口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

三、工业经济主要发展目标预测

虽然我县经济增速出现连续回升,但还不能确定回升的趋势将会持续,经济发展的困难还将存在,甚至更困难,根据当前和今后发展的趋势,预计经过各有关单位努力争取,全年工业总产值能完成180亿元;招商引资总额和实际到位资金可以完成年度目标;制造业投资经过努力预计可以完成年度目标;自营外贸进出口完成年度目标有难度;实际利用外资2304.8万美元,已经提前完成年度目标;土地报批完成581亩,全年也只有这个数字了,基本不能完成目标;实际开工工业项目、新投产项目和产业培育基本能完成任务。

四、明年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对我国形成较大的周期性调整压力,我国企业还面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和节能减排等政策性导向所形成的结构性调整压力,2009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不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增多。

世界性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世界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增大。次贷危机继续向纵深发展,正在严重破坏国际金融体系的运行秩序。这场金融危机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和什么时候充满不确定性。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继续扩散,由于发达国家金融领域普遍出现信用和信心危机,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的活力减弱,商业银行普遍惜贷,对工商业实体经济活动的金融支持力度大减,金融危机的风险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世界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将放大次贷危机对全世界实体经济的拖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大调整严重打击经济信心。世界经济复苏缺乏新的增长点,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和贸易增长率将低于2008年。IMF最新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3.9%,大大低于前五年平均5%左右水平;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放缓至3%,接近衰退的边缘。

今年8月份以来,全球经济降温使国际油价连续下降,相比最高点水平跌幅超过50%,带动粮食、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同程度的下降,近期各国通胀率纷纷呈现见顶回落迹象,预计2009年随着世界经济进一步降温,通胀压力较2008年减弱。

国际经济低迷将进一步收缩我国外部需求。2005-2007年我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超过20%,2007年我国净出口率高达8.9%,经济增长中有2.6个百分点靠外需拉动。一个经济大国将如此高的需求比重放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一旦国际环境风吹草动,必然造成经济运行的大幅波动。在2008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下滑2.3个百分点中,有1.2个百分点是净出口贡献率下降引起的。2008年,美国经济陷入低迷状态,消费需求增长乏力,进口增速明显减慢,再加上人民币对美元明显升值,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大幅放缓,1-9月份仅增长11.2%,比去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但前9个月,欧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3225亿美元,增长25.9%,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12.1个和8.1个百分点。随着次贷危机负面影响从美国向欧洲、日本和新兴国家传导,欧盟和日本二季度经济出现环比负增长;同时,8月份以后美元汇率反弹使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升值加快,2009年我国对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出口可能全面放缓,外贸顺差规模进一步缩小,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下拉影响可能比2008年更加严重,使我国2009年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

在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经济政策出现了明显的改变,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这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将会对未来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为应对当时的经济形势,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到2007年下半年,针对经济中出现的物价上涨过快、投资信贷高增长等经济过热现象,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从而结束了实施10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

此次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变为“适度宽松”,主要是为了应对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今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逐渐波及到实体经济,国内也出现经济下滑的风险。一些中小企业出现了贷款难和融资难问题,并直接导致生产经营困难。此次国家及时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与经济变化相吻合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属于宽松的经济政策,意味着在货币供给取向上进行重大转变,不再是以控制货币供应,以收缩信贷为基调,而是通过对资金供给的释放,达到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目的。

货币政策对经济调控的作用,从实施到效果显现,其间需要有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从今年10月份连续降息算起,货币政策真正起到作用,要到明年一季度,因此预计到明年二、三季度,在全球经济不再发生大的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局面将有所扭转。

基于国内经济环境的逐步改善,将可能迎来类似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新一轮增长周期,我们应未雨绸缪,着眼于长远发展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