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巨浦乡委员会 巨浦乡人民政府
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全乡上下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发改委、省经济信息中心和县联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以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增强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奋力拼搏,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07年,我乡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增收效果明显。据预测,今年农村经济总收入预期可达3592万元,人均收入388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
2007年,我乡继续落实粮食补贴政策,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078亩。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蚕豌豆、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日趋突出。目前,全乡共开发干水果、高山蔬菜、蚕豌豆、中药材基地共5020亩,其中发展短平快项目有蚕豌豆面积1269亩,年产值70余万元,高山蔬菜500亩;发展山羊养殖10头以上的专业74户。发展中长期项目有杨梅、桃等干水果基地3000亩。实施了“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全面开展农村卫生整治,规范农村集市秩序,着力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进一步加强在环境综合治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突出以巨浦村、湖云村中心村为重点,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治理,拆除露天厕所8座,牛棚、猪栏5处。农村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在滩坑电站建设的带动下,小型超市、商店、菜场、餐馆、房屋出租等服务业不断涌现,成为今后我乡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盘扣、鞋包等来料加工引进,解决了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了增加值200余万元。今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培训农民1200人,其中900人参加了高山蔬菜、干水果、种养殖业和中药材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00人参加了裁剪等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转移劳动力200人。全年全乡劳务输出2630人,占全乡劳动力44.9 %,劳务输出总收入1113万元,占全乡总收入的41%。劳务输出收入已成为我乡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移民工作进展顺利。2003年2月至今,我乡顺利搬迁了坝址移民341户1280人,范村埠影响人口移民15户53人。顺利完成了坝址清库工作。密切配合了安置地政府,做好移民相关工作。全面做好10户30人的后期扶持人口相关工作。
三、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结合本乡实际,大力实施“外迁内聚”工程,突出中心村发展优势,对居住人群相对集中的中心村加大扶持力度,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边远高山地区的农民到城镇、中心村落户,提高了资源共享率,坑下茶圩自然村整体迁工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今年,我乡重点项目共有10个,其中有下湾村防洪堤、双坑口杨梅基地、敬老院搬迁,徐山村土地整理、下坑沙道路改造、枫桥村康庄工程、湖云村垃圾焚烧炉建设、巨浦至西坑村道路硬化、西坑、坑下村饮用水管道改造、巨浦卫生院至巨浦乡校路面维修,据预测到今年底基本上能完成。
四、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实行了“教育券”和“教育救助”制度,投入资金1.51万元,实施了 “爱心营养餐工程”,向农村寄宿学生提供免费营养餐;投入10万元平整学校操场,巨浦乡文化站建设也在运行当中,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成县下达筹资任务,积极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效缓解山区农民就医难的问题,减少因病返贫人口。完成敬老院搬迁,对五保和“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5%;积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低保人口新增14人,全乡在册低保对象200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全面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制度,全乡干部共结对帮扶17户,乡干部针对帮扶对象不同的家庭情况落实了相应的增收措施和兑现支助帮扶资金每户500元,实现在家帮扶对象100%走访。加大了坟墓和违章坟墓整治力度。生态建设、环境整治、计生、文化、卫生、体育、老龄、档案、信访等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
五、党的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一是深入开展“和谐家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干部自身素质,并在全乡范围营造人人讲和谐,事事处和谐的良好氛围,以和谐促发展。二是全面开展“住村联心”工作。实行“住村双向选择”等制度,出台了巨浦乡驻村干部管理办法,驻村计生考核制度等,签订了各村驻村干部责任状,完善考核体系,确保“住村联心”工作顺利推行。三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落实了领导干部“三不准五严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制度防腐。加大案查力度。
2008年工作思路
一、工作思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从巨浦实际出发,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滩坑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紧紧围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打造生态、魅力、和谐巨浦”的目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面的要求,全面加速全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二、工作重点。一是继续抓好干水果基地开发以及田鱼养殖基地开发。二是要突出山羊养殖这一重点,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三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强防洪堤、水渠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和修复,加固病险水库,全面提高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健全农业服务体系。要重点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引导和鼓励农民接受新信息、选用新品种、使用新技术,引导农民走“科技兴农”之路。创办专业协会,发展中介组织,搞活农产品流通。要进一步强化和改进政府的服务职能,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农村建设搞好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五是突出发展经济这一主题,提高农民群众的人均收入。六是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七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
三、工作措施
(一)加速调整农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强效益为中心,积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积极争取上级农业部门的支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规划,根据边远山村、公路沿线村庄的立地条件,发展适合本地实际的农业产业。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在保持和发展高山蔬菜、以杨梅、桃为主的干水果、中药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着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创立优质品牌,打造品牌产业,提高农业效益。要不断加大农业设施的投入。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继续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养羊、养鸡等养殖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2、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旅游业。
以滩坑电站建设为契机,积极研究自身优势,做好电站建设的配套服务。围绕滩坑电站的建设,顺势发展旅游业,配套发展集贸、餐饮业。根据本乡实际,制订专项旅游规划,并与全县旅游规划相衔接,以库区为中心,开辟石门洞-滩坑库区-小溪旅游线路。以滩坑电站库区为中心,城门、湖云等巨浦境内旅游资源开发要沿小溪与库区连为一线,沿旅游线路发展观光农业。景点配套设施如餐饮、住宿、集贸等都要有通盘考虑。大力引进盘扣等来料加工,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3、优化资源配置利用。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集镇规划,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和集镇规划审批制度。加强有序用电管理,确保生活用电。
(二)强化基础建设,形成城乡发展新面貌
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巨浦乡卫生院扩建工程立项上马,提高教育基础能力和群众的医疗硬件设施。改建边远山区自来水工程。对自来水管受自然灾害损坏的部分村进行修理。继续推进“康庄工程”,努力做好徐山村、坑下村康庄工程立项工作。加大“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实施力度,抓好2个示范村建设。
(三)全面协调发展,开创和谐社会新局面
1、提高教育发展水平。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努力提高初升高比例,积极创建教育强乡。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开展学生营养餐,使学生营养得到提高。努力培养名教师,大力表彰优秀教师,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科技培训和技能培训。鼓励农民跳出农业抓增收、离开农村搞增收,大力转移农村劳动力,千方百计减少农民,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建立劳动力转移工作机构,开展劳动力调查摸底,制订转移规划,加强组织实施,促进农民有序转移。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重点做好移民、急需转移的富余劳动力等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向非农转移。组织农民向发达地区转移,充分发挥青田县侨乡优势,鼓励农民向境外转移。争取全年转移200人。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双建设、双整治”活动,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序。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数字电视工程。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有力整治卫生环境。继续推行丧事简办,大力整治违章建坟。
4、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长效机制,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5、推进“平安巨浦”建设。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坚持治本抓源、强化打击、积极预防,全面落实“平安巨浦”建设各项举措,扎实推进“平安巨浦”建设。依法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非法宗教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切实维护坝址移民及重点户的稳定工作,维护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强化群防群治,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监督管理,加强专项整治,努力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惩处森林火灾肇事者,有力控制森林火灾。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教育群众依法反映问题,维护信访秩序。加强食品等安全监督,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违法行为。加大市场价格监测,确保经济稳健运行。
6、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认真执行人大及主席团的决定和决议,自觉依法接受人大及其主席团的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提高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质量。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健全村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范行政程序,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大“四五”普法力度,提高群众守法意识,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加强征兵工作,进一步做好统计、老龄、档案、宗教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关工委等社会团体的工作。
(四)突出改革创新,推进城乡体制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定农民承包经营权,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保护农民在农村的山林、宅基地权属。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维护农民利益。根据户籍制度的改革,促进人口的外迁内聚。
(五)高度关注民生,确保人民生活有新提高
1、推进农村奔小康。我乡是“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乡镇之一,争取联系单位更大支持,认真抓好扶贫项目开发。加快巨浦村下山脱贫点建设,积极引导农民实行异地脱贫。实施好“康庄工程”,争取徐山、坑下两村康庄路动工兴建。扎实推进“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对饮水困难村饮用水建设力度,中心村环境整治力度,改变中心村村容村貌。争取今年1个行政村如期实现小康。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低保人员动态管理,实现应保尽保。努力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面。继续推进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办法。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2007年10月19日